1939年10月,台湾少年团团员在浙江金华进行操练。(资料图)
1939年,在抗战烽火中,留居大陆的台湾同胞在李友邦将军的号召下组成台湾义勇队,他们在浙江、福建前线,救治伤员,收集情报,审讯战俘,进行抗战宣传,瓦解日军,写下两岸同胞团结御侮的光辉篇章。
1894年清廷甲午战败,1895年,清朝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占据台湾以后,有不少台湾同胞心怀祖国,积极从事反日工作,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镇压和迫害,不得不内渡大陆,也有不少台湾同胞不堪日本统治者的歧视和压迫,回到祖国大陆经商或从医,寻找生计。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留居福建的台湾同胞已有数万之多。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虽同意恢复部分台湾同胞的中国籍,但出于对战事考虑,他们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采取严厉措施,将居住在福州、晋江、厦门等地的台湾同胞,迁移到闽北崇安、连江等地,建立“台民垦殖所”,集中居住管理。在闽台湾同胞不得不抛家舍业,举家迁徙到武夷山一带,垦荒种地,生活陷入非常窘迫的境地。
曾经随父母在闽北崇安生活的台湾义勇队队员黄莘回忆道:我们祖祖辈辈,父辈,还有我的爷爷、奶奶都在台南。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父亲是牙科医生。那个时候,我父亲带着我们全家到了福建泉州,开一个牙科医院,就是父亲要创业。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当局就把台湾人和日本人一样对待,把他关押起来。日本人来侵略中国,国民政府把台湾人还是当作日本人看待,把我们和日本人关在一起,在福建崇安一个像是集中营差不多的地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父亲的牙科医院也给封了,所有的一切的财产、店,全部都贴封条。我们就集中到了闽北崇安,那是一个很偏僻、穷苦的山村。台湾人实际上都是中国人,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所以,我们对当年国民政府是很不满意的。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台湾义勇队成员返回台湾。1952年李友邦将军在台湾白色恐怖中遇害,牺牲时年仅47岁。
李友邦黄埔军校成立“台湾独立革命党”
日本占领台湾后,台湾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要求台湾回归中国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包括后来创立和领导台湾义勇队的李友邦将军。
李友邦,原名李肇基, 1906年4月10日出生于台北县芦洲乡。1918年,李友邦小学毕业后考入台北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加入蒋渭水等抗日先驱所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积极参加反日活动。1924年3月,李友邦与林木顺、林添进等人袭击台北新起警察派出所,遭到日本殖民当局通缉,他连夜逃离台湾,回到祖国大陆。同年4月赴广州,9月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就读。在广州,李友邦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1924年,他发起组织“台湾独立革命党”,继续从事反日和台湾解放运动。
多年从事台湾义勇队抗战史研究的原杭州大学楼子芳教授:李友邦关于台湾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中国抗战的关系论述是比较精彩的。有一篇文章说“台湾要独立,也要归还中国”。从历史事实当中,他分析台湾革命的两重性。他说台湾曾经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五百多万人,除了二十万以外,都是从福建、广东过去的中国人。1895年满清不得已,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这就决定了台湾的两重性:就是说它一方面要求独立,另一方面要求归还祖国。一方面要从日本的统治下独立出来,独立后要回到祖国,因为它本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
因为《马关条约》以后,祖国政府不能不承认台湾为日本所有,台湾革命不能不成为五百万台湾民众自己的事情。至于他提出收复台湾的口号,从台湾民众的角度出发,首先要进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不能缺第二个,以后祖国抗战胜利了,而台湾革命成功的时候,祖国当是一个崭新的三民主义国家。台湾民众要求台湾归还祖国的要求就可以达到了。
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对日作战是珍珠港事件以后。正式宣布对日作战以后,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政府就提出收复台湾的口号了。
台湾民族解放运动与祖国抗战的关系他理论上是很清楚的。
1937年至1938年初,国民党军在华东先后进行松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战事失利后,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放弃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向内陆撤退,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全民族抗战如火如荼。李友邦将军受到朝鲜义勇队的启发,提出召募在大陆的台胞同胞,组建台湾义勇队,共同参加祖国抗战。
当年,留居大陆的台胞同胞以在福建、浙江、广东居多,而人数最多的当属福建,李友邦从浙江来到福建崇安,向集中在那里的台湾同胞发表演讲,号召他们参加抗日工作。
台湾医生在金华酒坊巷十八号台湾医院前合影(资料图)
国共两党支持 “台湾义勇队”组建
楼子芳教授:当时全国各地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活动,民间的许多抗日团体从上海撤退到浙江,浙江也有很多抗日团体和活动。1938年10月,武汉朝鲜义勇队成立了,他进一步得到启发,当时就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受到当时抗战形势启发,加上当时浙江省主席黄绍绂比较开明,比较重视群众力量的发动。这种情况下,他想能不能把台湾同胞组织起来。根据他调查了解,台湾同胞最多就集中在福建崇安,有四百多人。三八年十一月份,他们就到了福建,发动了一下,情况很好,当场有很多人报名了。义勇队办在什么地方,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在浙江金华,金华地下党和省主席都支持他,金华也比较接近抗战前线,当时抗战前线浙江的国民党部队很多,金华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虽然那时日本占据台湾已经四十多年,但在许多台湾同胞的心中,大陆仍是他们的祖国,李友邦在崇安的演讲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反响,报名踊跃,许多人不光自己报名,还带着子女一起加入到台湾义勇队中。
台湾义勇队少年团团员黄莘,当时名叫黄月娟。她的父亲就是首批加入的台湾义勇队的队员。一年后,只有十岁的她,也追随父亲参加了台湾义勇队少年团。
黄莘:这批台湾人有很大的优点,是医生、技术人员,他们会生产一些药品,还可以生产武器,都是技术人员。我说国民党非常蠢,都把这些有用的人才通通抓起来,到山区里,把他们关押起来。实际上教师也很多,都是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医生也很多,台湾人喜欢学医。
集中在集中营里的台湾人都把小孩都带去了,小孩要去参军,要参加义勇队怎么办呢,李友邦就说建立一个台湾义勇队附属台湾少年团,18岁以下的在台湾少年团,18岁以上的参加台湾义勇队,从事抗日工作。
台湾义勇队在金华,我去参加是这样的,我爸爸是医生,他带着我的姐姐,因为我是老二,老三是个弟弟,我们三个人是可以参加台湾少年团的。爸爸说,我先带你姐姐跟大弟弟先走,我还有小弟弟、小妹妹呢,你帮助妈妈照顾小弟、小妹那样的。所以我就晚了一年到台湾少年团。
第一批爸爸带着姐姐和弟弟去的,去了以后,第二批李友邦将军又来招人,因为人数太少,要成立一个队伍,而且这些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后来来招人,我爸爸说要把我也带着走,我的弟弟就很小,根本生活自理都有点问题。所以就说要把我也带到金华,参加台湾少年团。我那时候叫黄月娟,他(李友邦)说:“把黄月娟带来,参加少年团”,就这样子。我走的时候我很伤心,哭得劲我现在还有印象,我不肯走,我觉得妈妈很可怜,也很辛苦,姐姐走了,我应该帮助妈妈把这个家撑起来,虽然年纪小,但是在那苦难的年代很懂事,我舍不得妈妈,也舍不得小弟、小妹。所以这个印象李友邦特别深,说:“黄月娟哭得最厉害,人家都不哭,就她哭”。后来进去以后,我见到他,他说:“你还哭吗?”我摇头,我说:“说不哭了,不哭了。”
1939年1月,李友邦从崇安县带回第一批台胞30人,其中包括6名儿童。同年2月,李友邦在浙江金华县城酒坊巷18号正式成立了台湾义勇队,6名儿童组成台湾义勇队少年团,简称台湾少年团。李友邦任义勇队队长和少年团团长,中共党员张一之任台湾义勇队秘书。同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委任李友邦担任“台湾义勇队”队长兼“台湾少年团”团长。第一支由台湾同胞在大陆组成的抗日武装终于诞生了。
浙江金华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李希文先生:台湾义勇队在我们金华时间不是很长,成立是在是1939年2月。这里有些争议,我们是根据原始纪录,因为那个时候要经过政府批准,先建起来再报批。台湾少年团团长是李友邦,因为台湾义勇队有编制,给经费,少年团没编制,没办法,他当团长也给经费。当时抗日地下党对他支持也是比较多,也派人帮助他,很多指导员、老师都是通过我们地下党协助,派过来的,一些活动都是他们搞。台湾义勇队成立后,很快展开军事训练,从事抗日宣传、教化日军俘虏,进行战时医疗服务,搜集、传递情报等活动。
台湾义勇队大多数队员在台湾受过良好教育,由于金华靠近浙江前线,义勇队成立不久,就建立了医疗所,之后扩建为第一台湾医院。医院除了进行战地医疗服务外,也提供一些社会服务,为当地老百姓看病。
台湾医生医术高超,收费低廉,台湾医院在金华当地名声很大,今天许多当地的老人还有台湾医生和台湾医院的记忆。
李希文:原来台联会的老会长邵梓对台湾医院比较熟悉,他母亲生病就曾陪母亲到台湾医院看病。说台湾医生很好的,特别是服务态度很好,大家都很相信他。从照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原来台湾医院门口黄包车都是排长队的,证明当时老百姓对这个医院是比较看重的,否则没这么多人来看病。黄包车好么多等生意,肯定看病的人多。实际上是台湾义勇队的总部,它对外又行医吗,又挂台湾医院的牌子。义勇队台湾少年团在这个地方时间长一点,它活动比较活跃,到各个地方进行瓦解敌军工作,他会日语,押解俘虏,教育俘虏,工作搞得比较多一点。
台湾同胞在金华跟老百姓是融为一体的,关系很好,两个可以证明:一是台湾医院看病人,给市民印象很好,台湾医生对市民也照顾得不错;二是少年团的驻地,训练,跟老百姓小孩子都是玩在一起,关系很融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