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今天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将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运用商业模式,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光明日报》 2月7日) 高铁装备和核电设施处于我国设备出口的金字塔顶端,也被看做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 目前,我国铁路装备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铁路机车出口额约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近日,我国与阿根廷签署了相关协议,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将首次成功“出海”。2014年,以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强为代表的装备产品在海外取得了成功,并具备良好发展的态势。在欣喜于装备出口额达2万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性价比是这些装备出海的最大依仗。 就拿在海外取得较大成功的铁路设备来说,通过最牛“高铁推销员”李克强总理的推动,2014年我国高铁及铁建建设,在亚、非、拉美等地区取得了不菲的城际。然而应该看到,由于缺少国际标准制定和话语权,我国高铁走出去不得不依赖于以更低的价格承揽客源。性价比高是优势,但也容易成为羁绊。一味追求价廉只会迈入死胡同,以质取胜、输出标准与技术才是关键。 首先,企业应整合高质资源,形成出海“规模优势”。随着国内市场逐渐成熟和国外市场开拓时机的来临,走出去成为装备制造行业谋求继续发展的不二选择。然而,行业出海一阵风带来的只是貌似风光,但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和从业素质良莠不齐也为抱团出海之举带来了隐患——压低价格和互相拆台让国内企业间的海外竞争处于人为的劣势。通过资源互补、形成行业合力将有利于装备行业的规模优势。 其次,行业应提高出海标准,合力打造“名片优势”。设备制造行业出海,要主动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既要做国际标准的遵循者,更要努力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在电力、通信、石化等优势行业,要积极推行从设备出口到技术、标准出口的转身;在高铁、核电等后发行业,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学习跨国经营经验,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树立国际标准的能力。 最后,政府应做好后勤支持,尽力营造“后勤优势”。在装备出海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做好企业的护航者和服务者。一方面,国际市场复杂多样,隐形贸易堡垒和跨国投资风险需要国家出面,与相关国家签订相应保障协议,让企业更安全的走出去;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加大金融政策、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扶持和政策反哺两个方面让企业更无忧的走出去。 当然,在一段时期内,性价比高仍是我国装备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优势,怎样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同时、打造质量优势和标准优势,将决定着未来我国装备能否赢得更多国际市场。 |
相关阅读:
- [ 02-04]高铁出海遇阻警示对外投资风险
- [ 01-30]高铁建设,遵从科学是第一原则
- [ 01-30]“抢高铁”重民意也要有定力
- [ 01-29]京沪高铁盈利模式能否复制
- [ 01-28]“市长下课”是给高铁潜规则的黄牌
- [ 01-28]中国高铁将重振世界陆权时代
- [ 01-28]争高铁线路别拿群众说事
- [ 01-28]高铁之争,得跳出一城一地的思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