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儿时的印记
2014-09-11 15:53:29来源:百花文艺网责任编辑:郑思楠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真想为生我养我的马巷写点什么,以酬对于家乡的那份赤子情怀,自是未成曲调先有情。于是那天,在双妹自然流淌的琴声下,两人尽情吟唱着新鲜出炉的稚嫩歌词:“阮兜在马巷,阮是马巷人。千年的古镇名声红,精彩的故事说不完。阮兜在马巷,阮是马巷人。身边的巷子四路通,百味的小吃日日香。南音婉转千古传,书声阵阵出舫山。阿公啊的教示记心肝,咱厝的囝仔歌伴阮大汉,打拼的人天公会疼痛。大瓦厝换新楼房,如意的生活好入梦。”我们一唱再唱,斟酌再三,总觉写的不能表达马巷是我情深的故乡之万一,不能刻画古镇风貌之万一,颇以为憾。 静静地回想,童年是最美好的回忆。任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这回忆如经典的老歌时常回荡在耳畔。往事历历在目,恬静而清爽。当年的童趣变为一种影像飘荡在老巷的角角落落。 马巷的巷子特别多,弯弯绕绕,四通八达,对于我们这帮不谙世事的孩童来说,可谓人间天堂。我喜欢走街串巷,假装自己是闯荡迷宫的精灵,是寻找宝藏的探险家,上学放学走的路也绝不重复,不厌其烦地踩出一条条新路线。或是三五成群自发在一起,扔沙包、弹玻璃球、玩卡片、滚铁环、放鸡鸭、烤地瓜,什么好玩玩什么。巷里但凡有个沙堆、石砾、土堆的,也就自然成为我们战斗的根据地,总要等到大人喊着回家吃饭才肯罢休。 傍晚,烟火马巷,空气中弥漫着亲切的味儿,这家那家屋里都飘荡着饭菜的香味。美食家有福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美味就躲在小巷子里等着您的有心造访,期待舌尖上的美妙邂逅。那是油葱粿的滑润弹牙,芋包的五味鲜香,炸枣的热乎糯甜,封肉的油而不腻,豆花的绵软细腻,肉粽的喷香诱人,面线糊的清香糊滑,土笋冻的甘冽鲜美,麦芽糖的甘甜粘人……小时候当妈妈买菜的小跟班可不算是个好差事,因为妈妈买菜超有耐心,非得货比三家,有时一等就要几个小时,哥哥姐姐都怕。但我却乐此不疲,这可有个小秘密。因为每次我都会嚷嚷肚子饿坏了,先缠着妈妈买个炸枣什么的,犒劳我的小肚子,然后美滋滋地啃上半天,吃得心满意足,满嘴油光。等菜买齐了,我帮着提回家。回家自然免不了要得意洋洋地炫耀一番。不识趣地引来哥哥姐姐的羡慕嫉妒恨,好一顿围追堵截,枕头大战,大闹天宫啊! 夕阳西下,余晖渐渐消散,晚霞初上,染红梦的衣裳。夏夜,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拉出竹椅,聚集在榕树底下。温情的古榕早已“儿孙满堂”,独木成林,满目成荫,飘拂的根须诉说着岁月无声。人们或谈古论今,或拉拉家常,这样的场景真是美哉、妙哉。 时常会有悦耳的二胡、月琴、锣鼓和钹、唢呐和鸣声响起,敲到了戏迷们的心坎里。“斗阵去看人戏!”不一会儿,三乡元帅爷宫也就是元威殿对面的戏台边早已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不过,此时,我的兴趣并不在戏台上,而是旁边民房临时腾出来的的化妆间。我和一群小屁孩探头探脑地扒着门缝看着女演员化妆,觉得她们像在变戏法,一个美人的诞生过程可比戏精彩多了:看她们涂脂抹粉,粉面含春,对着镜子细细地描眉,涂口红,扫腮红,把眼角挑成凤尾,挽上高高的发髻,穿上戏服,袅袅婷婷、步步生莲,顾盼生姿。多想也像她们一样漂亮! 好戏开场了。我又被穿梭于其中的零食摊诱惑着:三角形纸袋装着的葵花子,又脆又薄的 “脆饼”,用铁桶转出来的爆米花、穿着透明糖衣的油柑糖葫芦……想想都过瘾,馋得我口水都滴下来了。可惜妈妈说我小,是不给零花钱的,因此也只有咽口水的份了。倒是哥哥姐姐手里有几毛的压岁钱。在我看来就是大款了。我自告奋勇当起了跑腿的,好教哥哥姐姐良心发现,分一半给我。 稍稍长大一点,逐渐会看戏了。咿咿呀呀,迂回婉转、韵味十足的芗剧唱腔总能达到心灵最柔软的地方。特别爱慕芗剧的女旦,觉得她们都很伟大,动作都很柔美,舞姿都很轻盈,充分显示出了闽南女子所有的美好:贤惠淑德,勤劳善良、体贴、美丽、婉约、顾家、敬老、侍夫、扶幼,甘于牺牲,安于吃苦,勤俭持家。再再后来,就被芗剧动人的剧情所吸引。剧情大多是劝人为善,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记得和戏迷妈妈看过的人戏很多,其中就有《状元与乞丐》、《杀猪状元》、《吕蒙正》、《李妙惠》、《五女拜寿》《陈三五娘》……戏中正邪分明,潜移默化地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教我们自尊自强,感恩回报、诚信做人、孝敬长辈。谛听岁月似锣催,看破世情都是戏。 戏散场了,人们三三两两地带着小凳子回家,一路意犹未尽地谈论着戏中的精彩,绿阴之下,阵阵叶香,除了树上“沙沙”鸣叫的蝉,没人留意这是炎炎的夏日,反倒感觉些许凉爽。树叶婆娑,月光摇曳,映射出好一派舒适自若的小镇风情。 老巷的景动心,老巷的人感人。 巷里人淳朴、古意。“种田好田乾,住厝好厝边。坏厝边,想相批,好厝边,相扶持。”这首闽南童谣道出了马巷人对厝边头尾相处的自然之道。巷里邻居鸡犬相闻,一家有事万家帮。曾经有一次,我和爸爸走丢了,这下可惊动了街坊邻居,左邻右舍几乎是全军出动了。下午大家找到我的时候,我正甜滋滋地吃着好心收留我的阿婆给的龙眼干,口水淌了一身,爸爸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巷里家与家之间相处也十分和谐。你家做好饭了,会喊喊他家;这家人忙没空照顾小孩,别家也会自愿帮忙照看。我常会端着饭碗到邻居阿婆家吃,妈妈取笑我是“猪仔过槽吃会香。”那时爸爸从香港出差带回一台彩电,每到《射雕英雄传》播出的时段,我们家就热闹起来,小小的厅堂挨挨挤挤地坐满了人。电视广告时,小孩们还会和电视来个一唱一和。低矮的屋盖简直要被掀翻了。多么简单的快乐!大家都觉得一个巷子里的都是一家人。这样的巷景用“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守望相助”形容再合适不过。 有人从井里拎出个西瓜,切了,一人一块,清冽可口,沁人心脾。好爽快!再说古井。小时候的我,对古井几乎是一往情深,看到哪儿有井,脚就像被勾住了似的,总忍不住探头张望,和“镜子里”的自己“喂喂”地打招呼。当然免不了招来妈妈紧张的一顿呵斥。也最爱每天提溜个小小桶,屁颠屁颠地跟在爸爸的身后挑水去。这时古井像极了一位无私的母亲,对前来索取甘甜乳汁的孩子们敞开胸怀。每当吊桶“啪啪”地激起水花的时刻,我总觉得它正对我说“挑吧,挑吧,我的水很甜很甜。”最有趣的是和伙伴们脱光了,赤条条光溜溜跟泥鳅似地,打起一桶井水来,当头淋下,一激灵中,浑身就像瞬间被冰镇了一样,怎一个“爽”字了得。你掬一捧,我舀一勺,就地打起水仗,热火朝天的水仗中却透着股清凉。在古井边,我们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有时烦闷,我会怔怔地望着古井,深邃包容的古井似乎拥有魔法,让浮躁的心放慢了脚步,心事随着深不可测的井水渐渐淡去,隐去,闲散舒适起来……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深。马巷犹如一坛老酒,回味它让人如痴如醉,真醇……无论如何,我在内心深处对这古老的城镇珍存敬仰。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