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 正文

[纪实文学]洋楼顶谁的燕尾脊在飞

2014-08-12 16:02:16 吴晓川 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蔡丽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闽南是着名的侨乡,自清朝以来就有很多人飘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华侨们虽然已把家业建在南洋,但在南洋的家业再大,自己的根毕竟是在故乡啊。俗话说“饮水思源,落叶归根”, 华侨们大都在家乡建起了大厝或者洋楼,以慰藉思乡之情。从被喧嚣包围的杨阿苗故居、蔡浅古大厝群,到静谧陈紫峰故居、蔡继珠故居,从繁华的西街、聚宝街,再到车水马龙的中山骑楼,或是走向滨海的晋江、石狮、惠安;或是走向山村的安溪、永春、德化,它们触手可及,在这一座座古大厝或洋楼里,记录的不仅仅是华侨衣锦还乡的故事,还蕴藏着一个个家族辛酸的血泪史。他们在家乡建筑的房子由于受到了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大多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零零星星散落在闽南的大量古色古香大厝群、风姿独特的小洋楼,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华侨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

    如果说,一座单体的建筑是一个时期建筑风格的展示,那么,集中在闽南各处的华侨建筑则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另外一种建筑形式,各时期的中外建筑元素相互碰撞到一起,让人目眩神迷:罗马式的红砖拱形门,骑楼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沿街面用柱廊式骑楼,形态各异的栋梁枋柱、隔扇门窗、玻璃镜片、柱头柱础、斗拱吊筒,工艺精美的石雕、泥塑、砖雕等等,这些显得陈旧斑驳的建筑构建,默默地诉说着一个个封存在时间隧道里精雕细刻的故事。

    泉州市区新门外的常泰斗南也有这样一处百年古厝群,名曰“九十九间”,其建筑风格就是中西结合,规模宏大,闻名乡里。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鲤城区本地人,之前,忙忙碌碌的我竟然还没有去看过这处古厝群,内心颇感遗憾。近日,恰巧有机会随政协的文史专家们前往考查,终于可以弥补一下缺憾。那天,春色正好,草长莺飞。我们沿着江南老罐头厂旁的一条柏油小路拐进了五星社区,一路迂回曲折,各式闽南建筑尽入眼帘。下车之后又行走一小段,终于来到一排红白相间的别墅建筑前。走近细看,“九十九间”因长年闲置,已呈现荒废景象,从高大的半户窗和宽敞的天台院遥遥望去,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它当年繁华的景象。

    百年弹指一挥间,如今这座中西方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九十九间”古厝群,越来越显韵味十足,已成为中外艺术交流难得的实物见证,发挥着陈氏华侨寻根谒祖的重要使命。从远处望去,现存的四座各自独立的古洋楼呈“一”字形整齐排开,组成一个气势恢宏的样楼建筑群。一般来说,传统建筑与国外洋建筑相结合,一些建筑材料还是用舶来品,人们也称这种房屋为“番仔厝”。这些楼房虽然外表可能有着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但其更多的材料多见闽南风格的“红砖白石”,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布局,以厅为中心对称建造。只见眼前的“九十九间”楼体线条粗犷,墙体斑驳,尽管历经百年岁月沧桑,但见那磨得锃亮的花岗岩和红砖构成的红白相间的古居外墙,在阳光照射下依旧熠熠闪光;前墙“水车堵”幸存的人物雕塑、花鸟鱼虫和镌花窗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硬山式与歇山式屋顶、高翘屋脊格外气派,别具一格;穿斗式木构架雕梁画栋,装饰着大量精美的雕刻和画作,内容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其刻画工艺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上下厅堂的进口釉面地砖和半墙上的釉面壁砖,图案精美,保存完好。

    陪同我们参观的社区书记老陈介绍说:“九十九间古厝群不仅建筑风格与众不同,做工也非常精细,大多采用了从台湾、印尼带回来的木材、水泥、钢材、砖、瓦等建筑材料,极具南洋特色。因受到了海外建筑风格的影响,这四座洋楼的建筑也就充满了外来文化的气息。”不过在这里,不少地道中国味的装饰也暗藏其中。比如,在一幢幢洋楼的大门处,我们发现了一些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对联,仔细一看,当年泉州最擅长书法的人物几乎都被请过来题字。洋楼建成后恰逢兵乱匪患,社会动荡,陈正宗兄弟都没真正进去住过。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先后有部队、医院、小学在这里入驻过。 如今,四栋十分具有的中西合璧特色的洋楼仍落落大方地手牵手地站立着,散发出一股古香古色东南亚风格,在翠竹、鲜花、绿草的簇拥下平添了不少活力。我们一行人在春日的暖阳下漫步在别具东南亚风格的骑楼前,从细微之处体会到曾经的繁荣,感受时光的韵味,不再奢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大气、悠扬,停留四周遍布花草的老房,漫步于清水环绕的小径,我想寻找一把竹制躺椅,再泡一壶上品铁观音,就这样淡然的看云卷云舒,观花开花落,清幽自在。

    据斗南陈氏族谱记载,“九十九间”古厝群的老主人系由陈氏颖川衍派南陈分支而来,从一世祖“朝”字辈繁衍至今即“科”字辈已有二十一世,后厝五桃公系斗南第13世“时”字辈,故后厝又称“五桃”。蔗园系后厝五桃中之第二桃,至雪公从后厝独立出来后,其长子琼瑶公在原蔗园(糖铺)处兴建住宅,后几经翻建,形成现在俗称的“旧厝”——五开间大厝之规模。该民居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历经三次修建。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

1924年,旅居印尼华侨陈乌生创建的信记公司出资,由其长子陈正宗主持修建,工程历时三年半之久建成了这栋别致的“番仔楼”。建好四座洋楼后,其四兄弟正准备另外再建一更大的别墅群给子孙住,可后来遇到抗战,只得作罢。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陈氏家族古厝,与旁边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五开间中式祖厝相得益彰,因该建筑群因房间数相加正好99间,而得名“斗南九十九间古民居”。

    “少小耕田壮远行,南洋拓业几春秋。腰缠万贯非容易,历尽艰辛运尽筹……”这是古厝主人陈氏族人的人生奋斗历程。陈氏家族早年西下南洋,一开始是做店员,有一段时间了才开小店做小本生意开始他们的事业。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在南洋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 他们就是靠着一股拼搏的毅力,渐渐地开拓出了自己的事业。陈正宗兄弟四人,早年在印尼泗水开办的公司,主要经营土特产、咖啡粉厂、碾米厂、仓库等,规模很大。经过艰苦创业成功后,拥有不菲身家,基于“回馈家乡,安定故里”的心愿,陈氏父子号召族人,辟建族居、祖厝。陈氏族人传承先人传统在祖居古厝旁,新建了一栋富有闽南传统风格的民居。经历家族数次的修葺增建至今,古厝更加精美宏大。它既承袭了汉人的中原传统,又深受闽越人海洋文化的影响,创造出别样的建筑风格。以中轴对称,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以厅堂为核心,以廊道、天井等组织院落,又创造不同情趣的生活空间,内饰古雅堂皇又生动和谐。从古厝现存的装饰布置,不难想象出当年陈氏先人洋溢着多少外来和民俗的艺术气息。

    古厝现在的主人言语中无不带着些许骄傲地询问前来参观的客人:“这座古厝群哪个部件最能体现它的精髓呢?没错,就是四栋洋楼顶上的燕尾脊!”闽南建筑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屋顶的燕尾脊。马鞍屋脊成曲线状,两端往上翘起,就像是上弦月,而在尾端分叉为二,就像是燕子的尾巴一样,十分美观。然而,乍一看,这四栋洋楼仿佛是“头戴斗笠、身穿西装”,像一个人身穿西装,头上却戴一顶闽南农民的斗笠,有人说它“土不土,洋不洋,像是个怪物”。原来,陈氏族人在南洋经商活动中,饱受欺凌和压迫,作为中国人受洋人压迫的滋味太深刻了。

随着陈氏族人事业越作越大,期望自己祖国强盛的梦想在他们心中也越来越迫切。于是,当年在督建四栋欧式大楼时,特意在楼顶加上中国传统的燕尾脊和重檐歇山顶,以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压制”欧陆殖民地建筑,塑造出强烈的“陈氏洋楼风格”,以此舒畅自己心中的压抑。虽然鸦片战争后,中国多地出现欧式或殖民地式的敞廊拱房,罗马圆柱,有的还是仿荷兰中世纪建筑或西欧文艺复兴建筑,有的建造的别院酷似德国慕尼黑的洛可可式建筑,而陈正宗设计督建的这四栋洋楼却是别具一格,个性十足。

    闽南厝顶的燕尾脊流畅的曲线飞扬挺拔,轻巧、俊逸的燕尾剪出了岁月的流光。红的、绿的、精致细腻的各种装饰,飞龙彩凤一跃脊上,合着七彩的云纹装饰,这般传神动人,着实叫人惊叹闽南人的鬼斧神工。不但如此,人们还用不同的云纹、神兽装饰燕尾脊,代表不同的寓意,一般为蝙蝠、夔龙拱璧,狮首及图像人物。燕尾脊除了讲究美观以外,还非常地重视它的实用价值,燕尾脊的实用价值在哪里呢?原来闽南每年的夏秋季节都是台风的活跃期,为了能够让屋顶免遭台风的破坏,燕尾脊在设计上就体现了力学知识。中间低两头高,受力点就在中间了,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屋顶受力均衡,即使遭遇台风侵袭的时候,屋顶也不会被掀掉。另外,南方多雷雨,在雷雨季节,燕尾脊两边的尖端能够放电,起到避雷针的作用,所以,它也就成为咱们闽南建筑的一道独有有风景线。而现在这样的燕尾脊却硬生生地飞翔在“九十九间”四栋洋楼的楼顶上,显然,其寓义更大于实用价值!

    不知从何时开始,燕尾脊成了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的一种象征。而它微微叉开的尾部就像燕子归巢时的形态,这才有了另一个名字——“双燕归脊”。

“屋脊的形制,将父母盼儿归的亲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古民居文化研究学者骆中钊教授曾如此评价,“双燕归脊”的屋顶设计,其凌空疾返所形成的独特曲线,如同远在他乡的亲人归心似箭的思乡之情。燕子须归巢,人也要落叶归根,闽南侨乡有千千万万的游子漂泊在外,在这些老华侨的心中,燕尾脊便是家乡的一抹剪影,饱含着儿时的记忆、亲人的牵挂,以及那熟悉的乡音。不少闽南的华侨还将燕尾脊这种建筑风格带到了国外,在国外有不少华人区、唐人街、大牌坊、庙宇等都使用了燕尾脊,如菲律宾等地的城隍庙、王爷庙等。

    时间的流逝把许许多多值得或不值得纪念的东西渐渐地淘洗掉了,而闽南的洋楼古厝作为一种华侨文化的标识依然顽强地挺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九十九间”古厝群游览,空空如也的门楼,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并不遥远的过去。不是吗,一百年,算起来很遥远,可是放进历史,透过四栋真实的古洋楼你还能抚摸得到当年的村庄、当年的南洋,仿佛还能聆听到一个游子飘洋过海浪迹在椰岛天涯,从一点一滴做起,秉着闽南人勤劳、智慧、节俭的美德和爱拼敢赢的精神,将事业的叶脉伸展,在感觉欣慰的同时,你更加渴望尊严地生活,心怀着对祖国强盛于民族之林的梦想,将中国式的屋顶盖在西洋式的建筑之上,以此来舒畅自己饱受压抑的心情。五彩的门饰上依然留有你们的风采,楼墙缝隙里的枯草复述着当年艰辛的故事……

    事业发达后,除了回家乡修建洋楼古厝外,在家乡有需要之时,他们还会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倾囊相助。当时许多爱国华侨,虽然身处南洋,却时刻牵挂着当时正值灾难深重的祖国。他们在南洋参加了侨领陈嘉庚先生领导的爱国抗日运动,发动爱国侨胞抵制日货、捐款捐物并动员、资助爱国华侨青年回国,支援祖国的抗日斗争。

抗战爆发后,不少泉州籍华侨心系祖国,回国抗战,其中参加新四军或在新四军抗日根据地从事抗日活动的有60多人。新四军中的“华侨兵”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他们中间还涌现出叶飞、梁灵光、李子芳等一批新四军将领。

    “九十九间”古厝群的老主人陈正宗正是一位民国时期泉州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家乡常济困扶危,调解宗族矛盾;不时从海外汇款,用于购地、兴建学校,还出资支持当时的抗日游击队和地下党的活动。事业发达后,陈正宗还花费巨资,在老家江南斗南村(现属常泰街道五星社区)兴建了占地5亩的宅院,供村里的穷亲戚和一些孤寡老人居住。

    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一座建筑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一味地崇洋媚外只能是埋没本民族最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性的建筑艺术,不必强同于异族而来抺杀自己民族的建筑文化艺术,而走上模访洋化的道路,或是埋没自己民族和本国伟大历史传授下来的建筑文化艺术,是没有国性的。陈氏洋楼把东西方两种古老的民族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陈正宗先生为主持建筑“九十九间”洋楼和古厝哪怕呕心沥血、少年熬成白发,建成之后甚至自己竟然没有机会享受过一天,但他对闽南建筑文化的创新和贡献,其价值影响必将随着时空的跨越扩大而越来越深刻。

    在现代人眼里房子就是居所的意思,但对闽南古厝并不能这样简单理解。古厝,不仅向世人诉说着家族过去的人、物、情,更让现在的族人有了传承文化开拓未来的根基。

这些古厝是家族传承延续的血脉与密码,也是乡土之恋的一种外在呈现。古厝就是这么一种凝固百年而又有着灵动生命的语言,可以让任何一个时代的家族子弟甚至是外乡人去细细品读。飘洋过海的每一个华侨终其一生,无论飘泊何处,无论地位尊卑,归根到底家乡的古厝都是他魂牵梦萦的所在,这也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

    到过北京故宫的人,如果再来看看闽南古大厝,可能会觉得这两种建筑,在建筑格局、规模和内外装饰上都有相似之处。没错,在当时那个时代,皇宫是集权力、富贵于一体的象征,那时的人们在建房子的时候,很多都受到皇宫建筑形式的影响,民居喜欢仿制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并且注重豪华典雅的装饰,所以这种建筑风格就被称为“皇宫起”。 中国最大的宫廷建筑是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府建筑为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而民居则最多不过“九十九间”了,这一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一步就到目标的寓意。四栋西式古厝与两座中式古厝房间数相加正好九十九间。故此这古厝群又被广泛称为“九十九间”。其实,关于为何称“九十九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九为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而百、千、万均视为“大限”。中国有个充满哲理的名言叫“满招损”,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九五之尊”便是不到顶的顶。

    “九十九间”古厝群的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常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过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一进“九十九间”古厝群为门厅,古厝以厅堂为中心,因为厅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然后才按辈分,先左后右依次安排居住在前落、下落和护厝。二进为迎客厅和祖先牌位厅,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进前左右两厢房,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进两旁外侧,各修建一条狭长的 “护厝”。厅堂为三间七架,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大门进去,有前院。天井,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房,是正房。大厅后面就是后院。在这陈氏古厝民居群中,这栋古厝历史最为悠久,在其家族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里面供奉着家庭祖先牌位,家族重大事宜都在这里举行。闽南建筑文化的特色在于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变化无穷。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是人缘文化。它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内外有别等思想。

    红砖古厝,这就是闽南典型的特色建筑。古厝的中间有天井相隔,房间用回廊相连对称分布在天井两侧,院子外都有一片很宽敞的用青石板铺成的空地。红色的砖墙历经风雨仍然在用色彩诠释着古厝的生命力,黑色的瓦片更为古厝增加了一份古老的韵味。斜尖的屋顶横卧着的燕尾脊,院子内随处可见的木雕石雕,更让我们见识了古人的智慧。它是无数闽南人的根基,一代代闽南人就这样在这里经历着年岁:鞭炮声中迎入了嫁进古厝的俏新娘,新春联里辞去了一年的旧岁,到最后,无数闽南老者的灵柩也是从这古厝里离开,入土为安寻找人生最后的归宿。

    四座洋楼前面是近800平方米作为埕地,配套一个600多平方米的花园,与宗族两幢祖居毗邻。如今,站在古厝的大石埕上,一旁是含笑花含苞欲放,近处桂花嫣然巧笑,不远的樟树亭亭玉立,这是一个典型的闽南式古厝花园,又是西式骑楼的前院,有着菠萝蜜、龙眼、芒果、鸡蛋花、盆景、仙人掌、白胭脂等等,还有许多知名与不知名的花草树木,它们像一位又一位不同年龄,具有优雅、甜美、羞涩、大方所属不同气质与风采的精灵。四周众生遍布各种植物为古厝群添加了不少活力,从远处观望,十分具有东南亚的丛林风格。

    我注意到古厝花园里有几株结满暗红色小果实的树丛,正搞不清楚它们到底是蓖麻、山楂还什么野果时,政协的小蔡惊喜地指着树丛底下一块说明牌:“哇,这不就是咖啡树吗?”一种生长于南洋的植物,正好适合泉州的气候。原来,这是陈氏族人从印尼移植过来的,从此,这几棵咖啡树就宛然是这座古大厝兴衰的见证人和守望者,成为这古厝群的一部份,看着古大厝历尽沧桑,一天天慢慢变老。是啊,树如人,人如树;回来如此,走出去亦然。我一直认为地域环境对人的性格是有影响的。闽南人大都以出海捕捞为生,大海赋予了闽南人剽悍的性格,大海也赋予了闽南人爱拼敢赢的性格。试想一下,常年在波涛海浪之中出生入死的渔民,性格怎会温顺呢?恰恰相反,闽南人多是坚强剽悍而又团结义气。过去出海风险太大,在海上生存全靠相互之间共同协作,不团结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海难无法回来,家中的妻儿老小自然就由邻居代为照看,这样的生死亲情成为联结人际关系的最坚实纽带。因此,闽南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血液里也世代遗传着团结、肝胆和讲义气的性格特质。

闽南人善于经商,天生是商业好手。闽地多山闭塞,农耕不利,海洋捕捞风险太大,维持生计相当不易。于是,在很早的时候,闽南人就飘洋过海到南洋去闯天下了。到了南洋,那是何等的凄苦悲凉:简陋的渔船、汹涌的海浪、语言不通、居无住所、千辛万苦、难以言表!然而,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顽强的生存下来了。闽南人多半不再从事农业而是落地经商,天生的潜质得以充分发挥。华侨在外受人欺侮,浮萍无根,但这些累历乱世风雨飘摇,连浮萍都不如的“流浪者”们,一旦沾了土,便穷尽了方法顽强地去适应与生息,他们骨子里闽南人的民族精神,却是代代相承。

    陈正宗显然是一位极具闽南特质的爱国侨胞,而陈正宗之子陈铁逵同样也是一位爱国华侨,为振兴家乡教育事业捐资百万。陈铁逵自小他就有个心愿,事业有成,必定返回故土,关注家乡的公益事业,竭尽所能做出贡献。小时候的陈铁逵,就很崇敬父亲的挚友、着名侨领陈嘉庚先生。他在泉州读完中学后,进入集美高中和泉州海疆学校学习,学成后25岁那年前往印尼泗水谋生,26岁时娶安溪人周美凤,结婚后依靠做一点小生意过日子。有一年,陈铁逵的几个朋友来聚会,言谈中提到,当年欧美的小麦产量锐减,只有极少部分的面粉能够进入印尼泗水,而当地,有富商囤积着面粉,准备等高价后出售。在印尼,很多人吃面食都需用到面粉,可市场供应短缺,有的朋友就建议铁逵去试试,看有没有机会。于是,陈铁逵就找到那个富商。富商问他,你是哪里的?陈铁逵答说,是陈正宗的儿子。让铁逵没有料到的是,那富商此前曾受陈正宗救命大恩,这样,就以低于市场价把面粉转卖给铁逵。富商还答应,可以先运走面粉,过后再来算钱。这笔生意后,陈铁逵有了第一桶金,他更是奋发图强,生意犹如得到神助,十分顺利,蒸蒸日上,规模也越来越大。可以说,陈铁逵受其父亲的福荫,加上靠着自己的智慧以及闽南人的拼搏精神,生意开始发达。陈铁逵后来事业有成,经营地产建筑、购物商场等,同样热心家乡公益,热心桑梓教育事业,率先在泉州六中独资兴建“正宗教学楼”。

    19世纪末开始许多华侨陆续回到祖国,当时的厦门鼓浪屿住满了商业巨子。例如鼓浪屿宾馆的主人黄奕住,鼎盛时期曾经在岛上拥有160多处物业;林尔嘉,当时捐献了许多银子给清政府,以至于有林尔嘉捐献了半个颐和园的说法;还有黄仲训,从英国人手里买下日光岩,免费供市民享用……目光回到现在,闽南人依然在南洋继续着经商传奇,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单是一个泉州安溪人李陆大,就捐了有几个亿了,主要在教育方面,办学校、建校舍,资助学生方面等。此外,闽南的旅外侨商邱德拔、郭鹤年、吴家熊、陈永栽、施至成、林绍良、蔡万霖、王永庆、黄奕聪、陈守仁等,都是本国响当当的人物。新加坡前5富豪、马来西亚前7富豪、印尼前5富豪、菲律宾前6富豪、台湾前5富豪等都是咱厝人。马来西亚的人口有四分之一是华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也到处都是华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我不知道当年曾有多少海外华侨背井离乡、飘洋过海、艰难创业,但可以想象的是每当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看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海风带着潮水的气息轻轻拂过,思绪一定缤纷飞舞,记忆中遥远的唐山有屋顶高翘的燕尾脊把他们招唤回魂牵梦绕的故乡,招唤回那一座座红砖古厝的故居。

    斗南“九十九间”向南不过5公里,位于着名闽南侨乡晋江的紫帽园坂村内,有一座中西合璧的洋楼济阳楼同样也是充满传奇。1932年由印尼华侨蔡钟泗、蔡钟长兄弟所建,在蔡氏兄弟的后辈中更是人才辈出,他们当中还出了个在中国诗坛当中被称作是“一页传奇,一处风景”的着名的诗人——蔡其矫。

在济阳楼里,在这位着名诗人生活过的地方,到处都充满了书香的气息。书房十分简洁,环境清幽。据说,蔡老生前每一年都要回家乡两三个月,在这里看书、写诗,末尾都要署名园坂村。他的书房里有一架架的书籍,我们还可看到了许多蔡其矫的作品集,在他的作品当中,有许多是反映、赞扬家乡的诗,有《南曲》《梨园戏》《紫帽山》《1932年的园坂》等。

    如同大诗人蔡其矫一样,许多闽南人的童年记忆几乎都是从一座古大厝开始的。古厝是他们儿时的乐园。清晨,喜鹊的歌声唤醒了宁静,安谧的古厝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妈妈会轻推木门走向厨房为全家人准备早饭;爷爷喜欢坐在院子大堂里的藤椅上任身旁的紫砂壶氤氲着的铁观音茶香飘满整个屋子;奶奶一天到晚总有忙不完的家务活。傍晚,邻居们就在古厝前的石埕边吃晚饭边聊天,任夜幕悄悄降临。月亮撒下了一片银光,笼罩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点点灯光。古厝外的空地是纳凉和闲话的好地方,乡亲们一边喝茶一边聊着七里八乡的那些事儿,聊着飘荡海外的亲人。奶奶手里的大蒲扇轻轻地扇着,将躺在怀里的小孩缓缓地带入到月亮上的世界。一年四季更替,古厝都有它不同的韵味。春雨绵绵,院子很潮湿,天井边总有蚂蚁成群的忙碌着,这里也是它们温馨的家。闽南的夏季很闷热,常有压抑了许久的暴雨倾盆而下,院子天井里的潺潺水声和雨点打在古厝瓦片上的声音一起弹奏出的激扬的交响乐,或者站在门槛后,看着从房顶屋檐流下的雨丝打在门前的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夏去秋来,天气越发寒冷,小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古眠床上玩耍,床上有许多精美的木雕,围栏上画着很多生动的彩画,爷爷奶奶会一幅一幅地讲画里生动的故事,直到孩子们美美的睡去。冬日里全家一起吃夜宵,一起看电视,欢笑声此起彼伏,那情形就如同闽南村子里的一个缩影,各家各户的古厝都散发着温馨的家的感觉……

    沿着“九十九间”古厝群匆匆地走了一圈,当了一回古厝群的过客,体会一下童年时的乐趣,人生不过如此吗?当同行的文史专家们正为某一发现兴奋不已或争论不休时,我却独自站在一旁面对着倒塌了的残垣断壁伤心断肠……我清晰地看到古厝红砖墙壁上留有一幅当年红色标语,“我们对于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决不能施仁政。我们仅仅施仁政于人民内部,而不施仁政于人民外部的反动派和反动阶级的反动行为。”似乎留下几分猜想几分遐思。有一种急促的感觉慢慢向我袭来,心也变得沉沉的。

    时光流逝,村子里的建筑越来越多被现代化的房子所取代了,大部分的人家也搬出了住了几十年的古厝,从此那座古厝便被闲置着。逢年过节,他们却都要回到故居去看看,去祖祠堂上祭祀烧香。然而,古厝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沧桑,墙上残留着泛黄的春联,上面的字仍然依稀可见。夕阳透过被黄金葛爬满了的雕花门窗,斜斜的映在了斑驳的红砖墙上。院子里的味道依旧熟悉,仿佛还弥漫着淡淡茶香。然而,闽南古厝,秦筒簪花,汉瓦垂珠,尤其是那像燕尾一般的屋脊曳光焕彩,独领风骚。

    燕尾脊作为闽南建筑最为精致和重要的细节已然成为梦里侨乡的一抹剪影,深深印刻在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里。闽南的古厝一直都是他们的家,一直都是他们的归宿,一直都是他们的精神坐标。如今,燕尾脊正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眼前,泉州、漳州改造后的老城区街道两侧建筑,厦门北站、泉州动车站,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的嘉庚式建筑、集美学村,晋江在拔地而起的高楼旁的五店市传统街区等,不少现代建筑融入了燕尾脊的建筑形式,传统与时尚的大胆融合为这些现代建筑物增添了不少魅力,我们看到的是闽南历史与文化的千年底蕴,我们感受到的是情感与心灵的悄然升华。

沿海的庙宇、村中的古厝、路边的祠堂、斑驳的民居,高高翘起的燕尾诉说着昨日的故事;展示闽南风情的动画及标识、复古的学堂、怀旧的印花T恤,随处可见的燕尾见证着今日的传奇。它并不会就此消失,它的美要让更多人知道。

    厝离不开人。随着陈家后代陆续搬出老宅,如今的“九十九间”更显沧桑。我们一行参观完即将离开前,我又特意转过头留恋地回望一眼,骑楼上的过道已坍塌,楼下遗留一些石构件,以及在当时特别名贵的红砖。透过窗框,隐约看见四栋洋楼里面的木制楼梯,乌黑的木阶一层一层往上,不少楼梯的扶手已残缺不全,台阶生满苍苔,有的天花板已是剥落。目前,陈氏后人大部分都定居在海外,岁月变迁,人换了好多代,却只有古厝仍然在,讲述着家族曾经辉煌和衰落的故事。由于长久无人居住、管理,不少房间窗棂断掉,蛛丝斜织。“九十九间”古厝群,一座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沦落至斯,令人无限唏嘘。一百年了,算起来很遥远,可是放进历史却很短暂,透过这四栋真实的洋楼还能抚摸到当年的村庄、当年的同伴吗?我仿佛聆听到一个个闽南游子飘洋过海、爱国爱乡浩荡的回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