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厦门山水三题
2014-08-12 11:03:48来源:百花文艺网责任编辑:蔡丽洁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薛族迁往薛岭之北后,薛岭社反倒成为陈氏的家乡。并且,地处薛岭之南的浦园村,也是陈氏定居之所。距离薛岭十几里地的金榜山,还是陈氏子孙陈黯的读书隐居之地。金榜山,海拔亦不足百米,其山表刚好与薛岭相反,堆叠着磊磊褐色的山石。那山石呈现着被海水搓揉的外表,有的较显圆滑。厦门岛的西北线和东南线的众多小山峦,地表特征差异很大,西北线的山峦多为土质、少石;而东南线的小山峦,则有磊磊的褐色山石。 金榜山是厦门旧时名景之一,景点叫做“金榜钓矶”。每逢闲暇之时,我爱去爬爬金榜山,尤其是在夏秋两季。山上,长满了相思树,五月时开着黄色的小花,满满登登的挂在树梢。相传朱熹出任同安县主簿后,曾数次浮海登临嘉禾里(厦门旧称)金榜山。那时的金榜山还临着海,既可远眺,又能垂钓,是个闲游的好去处。但从朱熹留下的相关诗文看,他真正关注的不光是自然的金榜山,还有充满人文气息的金榜山。他在《金榜山》一诗中写道:“陈场老子读书处,金榜山前石室中。人去石存犹昨日,莺啼花落几春风。藏修洞口云空集,舒啸岩幽草自茸。应喜斯文今不泯,紫阳秉笔纪前功。”据清道光版《厦门志》卷二“山川”条下记:金榜山,在洪济山(厦门人俗称云顶岩)西南。山黄色,如列榜,因名。一名场老山,唐文士陈黯累举不第,隐于场老山,以黯自号场老,后人称曰“场老山”。显然,朱熹在诗中咏的不是风景,而是曾隐居金榜山石室的陈黯。 陈黯,字希儒,号昌晦,十岁能诗,但累举不第,后隐居金榜山石室,读书着述,教书育人。年轻的朱熹就是被陈黯吸引到金榜山来的。他不仅赋诗为陈黯“纪前功”,还作专文《金榜山记》“拜赞”。《金榜山记》全文收在清道光版《厦门志》卷九中,现由厦门市文联原主席、着名书法家谢澄光先生书写,镌刻于金榜山山麓的一块巨大的竖石上。我每次到金榜山闲游,总要驻足石前默读一遍,全文如下: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