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专题> 正文

[散文]柘荣溪口“考古”行

2014-06-16 23:16:51周贻海来源:百花文艺网责任编辑:陈颖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浙江奉化溪口因出了个国民党总裁蒋介石而闻名遐迩,而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柘荣县乍洋溪口却鲜为人知。乍洋溪口最初引起人们兴趣的是袁氏宗祠里有一块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题写的牌匾,此外又发现了蒋光鼐、萨镇冰、杨树庄等国民党省部级高官的原始匾额。溪口由此轰动了,省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不禁将这里的溪口与奉化溪口联系和想象了起来。为揭开乍洋溪口与国民党之间“莫须有”的关联之谜,有一年夏天,柘荣县政协委托我和游刃、陈拂岫、庄秀敏、赵冬银等作协会员与文史委委员一行前往乍洋“考古”,了解溪口与国民党的“不解”渊源,我们得以阅读这里的景物、人物和风物。

“一径竹荫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鱼翔浅底明如镜,鸟鸣苍穹绿如兰。”这阙七绝一直被用来酿造乍洋的真山真水真性情与溪口的古桥古风古文化的。乍洋是生态柘荣的“竹海茶乡”,溪口则是锦绣乍洋的人文古村,素有“十里翠竹、万担茶乡”之称,系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溪口的袁氏始祖源于唐代,由河南迁徙而来,崇文习武、耕山种地、诗礼传家已历40多世。仅仅是溪口袁氏宗祠里那些斑驳沧桑、耿介拔俗的古牌匾,就足以隔着岁月的屏风,将既往的陈年旧事娓娓道来。“三条路,四枯井”;“武秀才、文举人”;“李宗仁、萨镇冰”......与纯朴憨厚的老农促膝畅饮村醪佳酿,酒酣耳热之际便有了源源不断的精美传说与玄妙生趣的风云逸事,宛如那条亲昵昵环绕在村边的大小竹溪一样,曲曲弯弯清清亮亮明明澈澈汩汩咚咚。

“三条路”早已草莽丛生,但延伸历史的三行石阶依然能将古代文官武将衣锦还乡时的繁华显赫与洋洋得意浓缩其中。据乡贤袁亦柳、袁宗开介绍,“三条路”中最宽敞、最中心的一条为官道,两旁的则是供部属仆从行走的便道;在古代只有中了状元、探花和榜眼前三甲的孺人武士才有资格走这样风光十里八乡的“三星路”。“四枯井”不枯,其实是官道旁的“饮马井”,前后四口浅井而已。武秀才们早已驾鹤西去,但他们当年练功行武的旧石锁依旧寂寂躺在厅堂里听风沐雨。文举人并未给我们留下一些不朽的诗作,只有那些挂满堂屋的“文魁”牌匾,隐隐透露着这儿原本书香门第。已经有很多乡亲讲不清楚李宗仁、萨镇冰等国民党高官与袁氏宗族的关系,但袁氏宗祠里那些龙飞凤舞、力拔太姥的墨宝真迹却分明喻示着百年国民党与乍洋溪口的历史渊源并不简单。

在一个年代久远的宗祠里遗留几多尘封历史的传家墨匾并不稀奇,但一些民国政要诸如李宗仁、杨树庄、蒋光鼐、萨镇冰、何宜武等人的赠匾齐聚一祠的时候,就不免有些耐人寻味了。溪口村的袁氏宗祠里,就同堂悬挂着他们不同年代题写的匾额。关于这些已经斑驳古朴但仍历历传神的字匾来历,溪口村里的老老少少们大都无法追溯历史予以明晰,但是对民国代总统李宗仁题写的“世泽绵长”的贺匾,却普遍赞同是当时此地的国大代表袁登久进京参加国民大会时向李德邻先生讨得。但那时大江南北的国大代表何其之多,为何李大总统惟独赠字予他?对这一疑问,更为风趣的说法是李宗仁将乍洋溪口与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混为一谈。我想,即便果真如此,那么前后三任的福建省长杨树庄、蒋光鼐、萨镇冰的题字难道也以讹传讹,步其尘后吗?笔者并不愿意如此苟同。溪口牌匾成了人文美丽、迷雾重重的考古悬疑。

据《袁氏宗谱》载,溪口的袁氏始祖于唐朝由河南迁徙而来,迄今已历40多代,繁衍子孙两万多人。翻开溪口袁宗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此族原本英雄辈出、代有贤人光宗耀祖。但柘荣的袁姓更喜欢把“皇明开国功臣”袁天禄作为自己的更有代表性和有说服力的祖宗来加以叩拜。袁天禄,字礼文,号东山,福宁州柘洋人,元至顺二年(1331)出生。史载,当时常有“寇盗”骚扰乡邻,袁氏家族组织“泰安社”武装守护乡里(迄今双城镇上城村尚“泰安宫”神庙古迹)。袁天禄身材魁梧,以文武双全而知名,曾著有《东山集》(东山即为太姥山脉主峰东狮山)。随着袁氏兄弟保境安民的功劳厚积,元政府升袁天禄为中顺大夫、福建省参政和行省左丞;长兄袁德文为福宁州尹,二兄袁深文为福宁州同知,三兄袁安文为泉州路同知、昭信校尉,五弟袁达文为福宁州臼巡检。袁氏五虎,威震福宁,并逐渐江山坐大(宁德、古田、连江、罗源、福州均为势力范围)。元朝末年,烽烟四起,朱元璋、陈友谅等农民起义军部迅速发展,战火逼近福建。当时有不少部下力劝已经是福建义兵征行元帅的袁天禄另起炉灶,袁天禄审时度势,为免乡土遭受兵祸,遂密遣古田县尹林文广携带福宁州地图,秘密归降朱元璋。朱元璋对袁天禄的归附大加赞赏,赐书褒嘉。袁天禄以他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实现了“正欲保境以安民己也”的愿望。

“至正二十七年正月,朱元璋召见袁天禄。天禄于四月到达集庆(今南京),十月被授为江西行省参政。但尚未赴任,即于同年十一月十六日暴卒于集庆,年仅三十七。其妻郑氏失榇归里安葬。袁天禄以归附之功,名列明朝开国功臣之中。”袁天禄的二哥袁深文归顺明朝后官至济宁左卫军、临清右卫军,曾经帮助朱元璋执掌“京杭大运河”的帅印。后来告老还乡回到溪口,围墙筑城,颐养天年,78岁卒。目前,溪口村里的竹溪古城墙遗迹尚存。据《袁氏宗谱》记载,袁天禄的侄孙,也就是溪口袁深文的孙子袁政,于明朝永乐十五年举茂才,转任湖南临武县两路巡检。

“先代贻谋由德深,后人继述在书香。”袁氏宗祠的龙柱上还有这样一树古古悠悠的警世对联。明朝以后,袁家后人已经开始由行兵尚武转向舞文弄墨了。宗祠里不乏“文魁”、“选魁”一类清代牌匾,清庭给这个家族许多中举的后生和长寿的先生的赠匾挂满了宗祠四壁。有道光年间的“历世重光”,有光绪年间的“天赐纯瑕”,有嘉庆年间的“望重成均”,也有咸丰年间的“松筠柏操”等等,还有一匾也许更有文物价值,上面标有道光皇帝“圣旨”的“节孝”牌匾。李宗仁代总统的墨宝“世泽绵长”书于民国37年,而南京国民政府首任海军部部长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杨树庄的祝寿赠匾“梦赐遐龄”早在民国22年就送出了。另外一位福建省主席、爱国将领蒋光鼐更早,他在民国10年就为这里的寿星送来了“婺焕稀龄”的贺匾,由此可见,李宗仁的匾额系因浙江“溪口”之讹而来之说已然可以否定。据查史料,我更愿意大胆地推测,溪口的牌匾与清末民初的另外一个袁氏名人“袁大头”袁世凯或许有关!

乍洋溪口的袁氏由河南迁徙而来,而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 总统袁世凯恰恰就是河南项城人。也就是说,溪口的袁姓与河南的袁姓同出一脉,真真是应验了宗祠里的另一对妙联:“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县张营一个官宦大家族。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建议清政府设立练兵处,编练新军,请庆亲王为总理练兵大臣,自己为会办大臣。编成北洋军6镇,共6万余人。除第1镇是铁良统率的旗丁外,其余皆是袁世凯的亲信,由此形成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当时“朝有六政,每由军机处向诸北洋”才能作出决定。袁世凯担任北洋军阀集团首领期间,后来为溪口题匾的海军耆宿萨镇冰受命创建烟台海军学校。萨镇冰曾经是袁世凯的人,支持过袁世凯称帝,并在袁世凯的政府和海军中担任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期间,萨镇冰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海军总长(上将军衔)。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萨镇冰曾奉命率海军前往镇压。在历史的紧要关头,萨镇冰选择了革命。萨镇冰曾经给谢冰心的父亲赠过一联墨宝:“穷达尽为身外事,升沉不改故人情。”堪破此间内涵真谛,就不难看出萨镇冰的为人原则与处事风范了。由此及彼,萨镇冰给袁家后代题赠贺匾之自然而然,就可想而知了。

无独有偶,同样给溪口题匾的杨树庄,在袁世凯统治时期也是袁的忠实部属,他曾任国民政府首任海军部部长兼福建省政府主席。他曾经给袁世凯打报告,提出成立海军军官俱乐部,要“在俱乐部院内建一座花园,里面种上花草树木,将它装饰的风光秀丽;工余闲暇,海军军官们可以到此聚会,交谊游乐;还要在花园中建一座祠堂,以纪念李鸿章、左宗棠和沈葆祯三位海军创始人。纪念日选定在春秋节时海军部来人参加祭祀。”后来在袁世凯的支持下,俱乐部落成在福州马尾船政学堂附近,达官贵人常常在此举行豪华的盛宴。袁世凯死后,以杨树庄中将和陈绍宽少将为代表的海军“福建派”迅速兴起。杨树庄的“福建派”之所以能够成为海军中实力最强一派,与袁世凯生前对他的培植不无关系。在1924年前,杨树庄一直是福建省的实际统治者,其海军司令部就设在厦门。由此可见,袁世凯对其有恩,那么杨主席给袁氏后人题匾,就区区不在话下了。

杨树庄之后,铁血一生丹心一片的爱国将领蒋光鼐担任福建省政府主席。蒋光鼐与袁家早有渊源,袁世凯有妻妾10人,生子女32人,其中不乏与之私交深厚者。后来虽然蒋光鼐参与“讨袁”兵败而逃,但他重新掌权后,堂堂正正,不做秋后算帐之事。而且那时乍洋的溪口已经成为是闽浙交通物流要冲,系国民党重兵把守的战略要地。国共内战时,溪口累遭兵火,房屋焚毁不计其数,清道光年间(1826)修葺的袁氏宗祠也遭战火破坏。李宗仁担任代总统期间,恰逢袁氏宗祠重新修葺,于是袁姓国大代表袁登久通过萨镇冰等国民党政要前往索字就成了可能,而李代总统感念溪口作出的巨大贡献,慷慨挥毫就更在情理之中了。

乡贤袁亦柳、袁宗开介绍,关于《袁氏宗谱》比较有意义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已丑年间(1589)。当时拥有“中宪大夫、广东按察司副使前刑部郎中大理寺”官爵的柘荣进士、黄柏人游朴游少涧,专门回到乡里为《袁氏宗谱》作序;宗谱上有记载的袁氏宗祠楹联,除了游朴撰有“振海蛟龙一奋南闽沾雨泽,坐山虎豹四眈北路净风烟”之外,还有明朝御史王兆熊、秦炯等近二十余名贤达政要的题联。后来袁氏宗谱毁于国共内战,1948年重修族谱时,柘洋袁氏国大代表袁登久受溪口乡亲重托,于国民大会间隙拜谒李宗仁代总统。目前的袁氏宗谱里除了李宗仁题字之外,时任民国最高法院高级检察官的何修敬、国防部史政局长吴石、宁夏省主席马鸿逵、上海法院推事何宜武(去台湾后官至国民党中常委、国民大会秘书长)等十余名国民党政要国大代表均为《袁氏宗谱》题册志念。

有道是“胸中悬日月,笔底动风云。”由此可以猜想,乍洋溪口袁氏与袁世凯极为可能有着血脉之亲,并与国民党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渊源,只是在特定的敏感历史时期,溪口人在风云变幻的政治风险面前“三缄其口”,以致后人失去了对牌匾来由的真正了解。笔者饶有兴趣地撰写此文,期以抛砖引玉,期待更有权威的学者前往考究,用更加确切的说法来揭开溪口古牌匾的神秘面纱。

在采访中,袁亦柳等人还讲诉了一个有趣的轶事:柘荣县第一位大学生、厦门大学袁志仁儿子袁健的祖父名叫袁子卿(1898-1965),字承赵。上世纪20年代在邻近的福鼎白琳买得一处洋行,更名“合茂智”茶馆,茶叶经营有声有色。翠郊村有一茶农叫吴德康的,没有及时将所收购的白茶青卖掉。堆在一起的白茶青,因超时热酵变质而发红。吴德康情急而将错就错,把发红的白茶青按照制作红茶的套路草草加工。然后,装袋运到“合茂智”茶行当成红茶售卖。袁子卿开袋验看,揭露了吴德康的花招。吴德康不得已将事情经过如实告之。袁子卿灵机一动,参照吴德康讲述的发酵过程,精制了一批红茶,转销欧洲却供不应求。这款白茶青制成的红茶后来称为“橘红”,袁子卿在一次无意之间的灵感,开启了“白琳工夫”的先河。后来,随着福鼎文史考究的深入,袁子卿是白琳工夫茶“白改红”重要创始人的定位,渐渐得到了确认。据乡民介绍,民国期间,袁子卿的生意不仅在欧洲有较好的份额,还在香港公司持有不少的股份。十年动乱结束后,香港方面曾经来人向袁子卿儿子袁志仁询问和索取其父投股香港的原始凭证以确定分红比例,终因有关凭证早在文革期间烟消云散而不了了之。

更有趣的是,袁子卿当年据说与一位同名的国民党要人黄子卿交往甚密。因“袁”与“黄”在闽东大部分方言里(福安、福鼎、柘荣)发音相近,加上袁子卿富甲一方,时间一长,很多国民党遗老遗少就将他俩混淆了起来,以为乍洋溪口就是奉化溪口,溪口袁子卿就是国民党要员黄子卿。据查史料,与袁子卿同名的国民党要人黄子卿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委员、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原名许苏魂,广东人。上世纪20年代,黄子卿曾将故乡的学堂命名为“凤岐小学”,开展新文化教育和妇女解放运动,并筹资首创“凤岐女子夜校”(乍洋溪口的隔壁村有“风歧”古民居,与“风歧女子学校”的命名又发生了巧合)。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两岸青山相对出,谷低平川波声来。”考古既毕,一身轻松,我们便到竹溪的上方去访古寻幽,那儿早有一梁清代古桥悠悠横卧。每每风清波平,它那美丽的倒影会将浑圆韵味、青藤缠绕的青石桥孔演绎成诗意纵横、淋漓尽致的彩屏画面。《柘荣县志》载,它是柘荣全县最长、最高,保持又是最完好的单孔石拱桥,建于清朝的同治二年(1863),清光绪三年重修。因其桥沿有石栏佑安,乡民为它取名“永安桥”。据悉,目前该桥是华东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桥,全长47.2米、单孔跨径24.2米、宽5.5米、高12.8米。乡贤袁亦柳、袁宗开介绍,永安建桥之前,两岸乡民往来依托的是“九天香”藤桥。玉带环腰、双溪汇流的溪口村大竹溪、小竹溪上原本建有永安、庆安、平安、长安、知寿等石桥五座并碇步四条。建桥时,曾“借(邻村)风歧吴公之力”。与溪口同出一脉、一山相隔的“风歧吴公”,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夫差第104代孙。清乾隆10年间,吴公建有族房四座,保留迄今比较闻民的有翠郊古民居和凤歧古民居。清乾隆大学士刘墉与吴家关系甚密,曾赠与“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后见羊何”的楹联,寄望于朋友间读书有成,友谊长存。果不其然,1956年,柘荣县最早的一名厦门大学本科生袁志仁便出在了溪口村。如今,溪口村其中的三座平桥和一条碇步已经水毁,还好“知寿桥”知寿、“永安桥”永安。时至今日,“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韵致,数百年来才能在溪口代代真传、昨日重现。

溪流尽处、修竹茂密的笔架山是古时金凤凰孵化金蛋的凤巢所在地,据悉,金凤羽化而去之前,曾在溪口、青垄、南广的风水之地的孵出三枚吉祥金蛋,其中一枚落在了袁氏宗祠的后门,长约80公分,直径35厘米。笔架山边的土地宫里还留有一块清朝同治十二年间的“戒赌石碑”。当年有位名叫袁恒瑶的乡民在外乡输光了募捐而来的造桥款,后来羞愧难当卖田契地偿还赎罪,为表真心改过并劝诫子孙后代永不与赌博沾边,便立下“悔碑”以旌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竹溪旁还有一对被誉为“夫妻树”的红豆杉,两株并排生长,雄的一株胸围3.36米,雌的一株2.6米,根须相盘,树枝相交,葱郁的树冠直径达10多米。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初秋的骄阳尽管酷热,却能将竹溪里的山泉温润得赏心悦目,当我看见这条绿竹掩映,山花投影,水晶般柔美灵动的明净竹溪时,我便投身其中,成了一条忘情陶醉、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在水底,有晶晶亮亮的鹅卵石和石缝里悠闲其中的小闸蟹,还有一个与山童一起尽情嬉戏的我。

阅读溪口,与之一亲芳泽,纯属情不自禁。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