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崖壁上的舞者
2014-06-16 23:12:58 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三 现在,我就站在这些先祖的面前,隔着时空,与他们低晤。这一道、二道、无数道深深浅浅的刻痕,如此朴拙,朴拙得都不像仓源涯画一样,就是加一点铁矿粉、渗一点动物血的冲动都省去了。岩石,是褐黄色的火成岩,在夕日的余晖下,与溪面中的“小岛”交相晖映,将崖壁上的先祖笼罩在一片柔光中。这柏树之下石面上的先祖,是五处崖刻中的第一刻,刻录有大约十个图像,为五处崖壁中图画最多的一处。你看那中间抚膝而作蹲坐状的先祖,莫非是王的代表?这一身的稳重与从容,镇定与淡然,无法不让我想起畲族的先祖盘瓠--忠勇王,他身披五彩衣,携高辛帝三公主,带领盘蓝雷钟四姓子孙,在深山老林刀耕火种,狩猎捕鱼,那浑身的力量与勇气,无不坚实地体现在他扎实叉立着的四肢里;往右,上移,手指轻轻触摸到嘴巴、鼻子、双眼,这看上去如龙犬头样的,莫非是畲族的图腾?如今,它还是睁着大大的双眼,静默地守护着它的王;而这片热闹、抑或多少有点混乱的场面,是出征前的誓师?是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还是载歌载舞的歌舞盛宴?一些人举着双手作托物状,一些人两手叉腰作支撑状,一些人一臂高扬另一臂外张作驱赶状,一些人扬手翘腿作跨步状,而一些人不知是崖面剥落的原因还是本身便如此,又似断了头颅或缺胳膊缺腿……。这些纷繁的神秘的,看似无拘无束的舞者,他们是酋长、是神灵、是凡夫俗子、是巫觋?在这块高低不平凹凹凸凸有着无数阴阳块面的石面上,他们看起来又是如此奇异地共同朝着一个方面向——西南方,朝着汰溪上游的方面,也就是他们的先祖跋涉而来的地方。难道,我的先祖在这里舞而歌,唱而跳,是为了那些渐已远逝的家园的记忆,抑或希冀与远祖的远祖进行无声的交流?! 松树之下石面上的崖刻,刻在左右两面长条型的石面上,除手舞足蹈的人形之外,多是一些奇特怪异的头颅,或瞪目怒视,或撕牙裂嘴,似乎是为了记录一场血惺的战事,又似乎是为了表达一次神秘的献祭古礼。轻轻地触摸,手指滑过一对双眼,看那眼神、那神态,炯炯有致,活像一个戴着眼镜的书生,目光柔和,微侧凝视远方;往下,末端,左右各一人首,头顶皆有箭头穿过状,然为何一个面容安详,另一个却凹目塌鼻,作痛不欲生的模样?最奇特的,左边上移第二个图案,还是一个头颅,他连细长的双眉、深邃的瞳仁都被雕凿的意外分明,可他的嘴里,似叨着一个人,挥舞四肢,正不尽痛苦地挣扎着…… 这样的崖刻,比较清楚完整的共有五处,加上一处汉字“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及另外几处漶漫不清的地方,目前已为人勘知的,有10多处共50多个图像和符号。各处刻录的图像多寡不一,神情状态也各有差异,但基本可以看出,这是一组有叙事表意功能的岩刻图像和符号。只是,这些图像和符号,我的先祖,他们所要表达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或意象?这确是一个谜,令无数专家学者困惑不已,乃至一度成为一种争议颇多的显学。一些学者也苦苦在史料典籍中寻找蛛丝马迹,力求复原远古时期某一年某一日发生在汰内盆地,我的先祖曾经遭遇过的某一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或许,正是这个重大事件,在他们还无法用汉字来表达书写的时候,他们想到了用图像和符号来记录,以期将这个令他们铭心刻骨的记忆长期保存下来,告诉给世世代代的子孙,也让他们知晓,铭记? 《漳州府志》有如下记载:“长泰良岗山石铭里,峻削壁立,下有深渊不可测,周十余亩,有蛟螭为害,或牛马慢饮于此,吞食之。唐元和(公元810年)一夕,南有雷暴震,数百里若山崩状,旦视之,石壁数百仞摧堕,潭水湮塞,流注四野,蛟螭之血,遍若玄黄,石壁凿成蝌蝌大篆一十九字,字势奇古,人莫相识,郡守因名其地为‘石铭里’。后有人持其字至东洛,时韩愈以尚书郎为河南令,见而识之,其文曰‘诏赤黑视之鲤鱼天公界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评究其义,似上帝责蛟螭之词,不知韩公何所据也。” 宋《太平广记》引唐张读《宣室志》亦有类似的记载,还增加了许多新的描述,如在“蛟螭为害”后面,有“泉人苦之有年矣,由是近山居者咸挈妻子远徙逃患。”在“凿成蝌蝌大篆一十九字”之后,又加以“迁者归还,结庐架屋,接比其地,郡守因之名地为‘石铭里’,盖因字为铭,且识异也”,而韩愈的诏文,在“诏”字后缺了一个“赤”字。 这样有限的记录大同小异,虽然像神话传说故事一样,有荒诞不经之处,但也透露出几点十分珍贵的信息:即在远古之时,仙字潭水深不可测,蛟螭为害一方十分严重,以致乡民不得不携妻带子流散他乡。有一天,族中长老将某一重大事件刻录在了崖壁之上,但一代一代过去了,这里的崖刻就如荒废的田园和乡人远去的背影,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这一天,仙字潭一带忽发生强烈的地震(也或是别的自然灾害),一时地动山崩,蛟螭意外被压死,于是这些神秘的图像和符号终于随着回迁的人群而得以重见天日,惜时过境迁,竟无人再能辨识,即便如大学问家韩愈的解释,亦有颇多疑虑而无法令人完全相信,当地人只好将这些崖刻,称之为“仙书”。 仙字潭上的仙书,从此成为一个谜,至今无法破译。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