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专题> 正文

圆梦泉州(三则)

2014-06-16 18:50:05张传忠来源:百花文艺网责任编辑:陈颖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圆梦泉州

刺桐花开春意浓,赏山乐水古城风。在阵阵温润飘香的暖风撩人心弦的时刻,带上一家人,约上亲朋好友,相聚鲤鱼名城,寻访泉州的名山胜水,沉醉于秀丽风景之中,畅游出好心情。

青山掩映,绿水传情的泉州古城,缓缓流露出古朴的神韵,演奏出一首首旋律起伏跌宕的乐章。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街一巷,无不蕴藏着神奇的传说,流淌着古老的神韵。在你翘首顾盼中,不经意地翻解出尘封的史册;在你凝神静听里,偶尔读懂古老神韵的精华。在这方山水之间,每一条秀水都流淌着一串历史故事,每一座青山都镶嵌着一叠古老传说。据史料考证,宋元时期的刺桐港已成为亿吨大港。泉州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出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哺育出无数英才俊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思想家李贽、李光地、蔡襄等,还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戚继光、施琅等。泉州文化独领风骚,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凝固的历史乐章中可点拨出一个个神奇的乐符;在古渡口,你可惊闻于宋元时期第一大港的“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繁荣;在古街老巷里,可倾听“满街皆圣人”甜声细语的闽南语;在万家灯火时,还可饱览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光明城;而在高楼大厦顶,会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欲与天空试比高”的豪情壮志。

“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代状元王十朋曾这样描述泉州的。这里文化底蕴丰富,历史文物众多,古老艺术源远流长,饮誉中外。“一街二塔三丛林林,四南五戏六公园,七城八贤九宗教,十个之最扬天下。”如今已建立全国首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开元寺西侧凌空矗立的东西塔,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宋代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这两座花岗岩结构的楼阁式石塔,在高达四五十米的塔身石壁上,雕刻着384方精美浮雕石像,可谓集雄伟与秀丽于一体。历经700多年风雨侵袭以至8级大地震的摇撼,双塔至今依然巍峨挺拔,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巧夺天工的智慧和才能。“北有赵州桥,南有洛阳桥”,说的就是这座跨海长虹——洛阳桥。此桥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跨海梁式大石桥,蕴藏着蔡襄用海蛎固桥的风雨历程。闽南有句俗语说:“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这是富有开拓精神、勇于拼搏的泉州人民的生动写照。还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海五里桥、佛教胜地清水岩、伊斯兰教圣墓等等文化名胜古迹。

泉州十八景犹如一幅幅流光异彩的画卷,展现出她楚楚风采;泉州十大古民居再现出古朴的民间生活;泉州的众多博物馆述说一段段古老与活力,述说着渊源悠长的闽台情缘、海外交通史、各种宗教的包容繁衍等等;泉州的每一条街巷流传着动人的故事传说,让人久久徜徉……

荡舟于东西湖,在绿水、青草、群鸟走兽间徜徉,可充分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更觉得泉州无愧于“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城市”等等荣誉称号。2014年初,当全国多地陷入“十面霾伏”,泉州的空气质量却排名第三,成为全国120个被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最优城市,连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不禁点赞泉州的空气质量。今年将建成国家级生态市,一座环山绕绿、天蓝水清、新鲜空气的的海西名城呼之欲出。这时,轻端德化瓷器,细啜一杯沁人心脾的安溪铁观音,静听着御前清唱的南音,和着轻缓的节拍,哼着小调,回肠荡气,神思悠哉,真是其乐无穷!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高甲戏、梨园戏、打城戏等丰富多彩的戏剧会让你眼花缭乱、如痴如醉。“黄斗笠花头巾大肚裤子银腰带”的惠安女和头上插满鲜花的蟳蜅女,豪放粗犷的拍胸舞、俊俏滑稽的火鼎公婆、异族风情的印尼舞蹈、巧妙绝伦的高跷戏……无与伦比的民族风情让人如痴如醉。走进泉州,你就能真正领略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含义:或倾听泉州讲古,与老君论道,与蔡襄议史,与朱熹谈经,与弘一参佛,与尘民话事 。古今中外,无所不谈,此乐何极!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这里又是个诞生奇迹的地方。“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诞生了一个个神奇的现代神话。这里中国名牌全国前六,驰名商标数仅次于京沪。全世界每五双鞋就有一双来自这里。经济总量连续11年居福建第一,就业人数全省第一,电信发达程度福建首位,和福州、厦门一起并列为三大中心城市。这里拥有中国鞋材、服装、工艺品、石雕、粮食之都等等荣誉称号。在鲜花绿草的掩映中,泉州老城中一幢幢高楼大厦耸天立地,与翘脊红墙的古厝交相辉映。一条条宽畅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一座座花园式的小区争奇斗艳,街上的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构成了一幅幅和谐动感的现代大都市风景画,展现东亚文化之都的魅力,再现出“海上丝绸之路”美称的光明之城。漫步于各具特色的商品街前,车水马龙,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应接不暇。服装、鞋帽、食品、机电、工艺……在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个大观园,还有不同肤色、毛发的,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人群穿梭其中,脸上洋溢着快乐之意,口语中流露出惊喜之情,形成了一道道色彩绚丽的流动风景线。饱览一番美景之后,还可开怀品尝一下天南地北的风味小吃:甜美的元宵圆、鲜美的生猛海虾;粤菜、川菜、闽菜,兰州拉面、特香包,麦当劳、肯德鸡……在浓香淡味中,在慢咽细嚼时,你又在不知不觉体味到中西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不禁惊讶于泉州的包容与开放!

泉州,一座风景迤俪的东亚文化之都,一个宜居宜业的温馨家园;一方择一城终老圆梦的温陵古城,一座您来了就深深爱上的海丝新城!

印象西街

刺桐花开春意浓,赏山乐水古城风。在阵阵温润飘香的暖风撩人心弦的时刻,带上一家人,约上亲朋好友,相聚鲤鱼名城,徜徉在泉州西街,感受慢节奏的惬意生活。

泉州西街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一街二塔三丛林林,四南五戏六公园,七城八贤九宗教,十个之最扬天下。”这里有东西塔,开元寺,汇集着泉州最古老的元素。从东街走到西街,犹如穿过一个时空,把现代的繁华喧闹与古老的古朴宁静融合在一起。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上洁白的钟楼,西街的一天便拉开序幕。

这条喧闹了千年的古街一如往常:起早的人们陆续走出家门,从幽深曲折的古巷口走上西街;街边的商铺早早开张了;润饼皮铺的大圆铁板们热了起来,一张张润饼皮从老板手里上下翻飞的面团分离;花鸟店里的鸟儿们也不甘寂寞,不时为这古街的晨曲吟唱不已。

打从白色的钟楼处往西走,左手边是咖啡馆,右手边是影剧院。再往前,一些形态各异的的特色商铺,像一个婉约、淡雅的女子在向你招手,吸引着你向她走去。

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高不过两三层,既不金碧辉煌,也不雕楼画栋,反而都是一些略显陈旧的、简陋的老房子。在街头巷尾之间,恰是这些古朴的老房子,散发出一股经过岁月沉淀之后的幽香,蕴含着历史、人文气息,氤氲在街头巷尾之间;如一阵风扑面而来,风里带着老酒一般的醇香,沁人心脾。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条街。”闻名遐迩的开元寺,西侧凌空矗立的东西塔,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宋代石塔,也是泉州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地标性建筑。这两座花岗岩结构的楼阁式石塔,在高达四五十米的塔身石壁上,雕刻着384方精美浮雕石像,可谓集雄伟与秀丽于一体。历经700多年风雨侵袭以至8级大地震的摇撼,双塔至今依然巍峨挺拔,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巧夺天工的智慧和才能。它们是泉州这座千年古城最美的一张名片,总能吸引无数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或驻足门前,拍照留念;走进幽静的古寺,在檀香袅袅的佛祖面前虔诚地祈福一回,在大气磅礴的东西塔面前流连忘返,感受历史与时间的洗礼。

这座唐代古刹,莲宫梵宇焕彩流金,刺桐掩映古榕垂荫,自古便居泉州佛教丛林之冠。一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欣然题词:“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法师,晚年曾居寺内弘律故居开元寺尊胜院,留下不少传世经典墨宝……

开元寺,古朴凝重,独享一方宁静。广场上有很多人随意坐在石板凳上,或席地而坐,他们只是想在这里享受一份宁静,将西街的喧哗阻挡在高墙之外。你在这座寺院细步慢踱,还会发现许多不同宗教的建筑与雕塑。佛教古刹开元寺紫云大殿后回廊中央,有两根古印度教石柱,雕刻内容都与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有关。开元寺不远处的泉西基督教堂,古大厝门前还立有道教信众认为可以避邪的“石敢当”。西街上铁炉庙主供释迦牟尼、观音,同时供祀吕洞宾、三夫人,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在同一座庙宇里和谐共存。一条老街上,数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存,其开化当年也许唯刺桐仅有。

环顾寺庙周围,排列了密密麻麻红砖古厝。出砖入石的古厝,隐藏着被时光风化的故事。在西街上闲逛,充分感受到历史镶进进建筑所带来的纵深感。木结构民居、近代洋楼、闽南古大厝、名人宅邸,以及西段的奉圣宫、八角楼等等,显现出迥异的历史风格,这些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和古色古香的木楼群,构成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诉说着古城的千年沧桑巨变,散发着丰厚醇香的历史文化气息。

不知不觉拐进小巷弄,那些幽深的巷口、凹凸的石板隐藏着太多的人文故事。这些小巷不仅别具韵味,巷中蕴含的典故鲜为人知,颇有“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旧馆驿巷是元代清源驿站的驻址,有明染织局遗址、汪宅、庄宅等;裴巷,是为了纪念救死扶伤的裴仙人而命名。南宋宰相曾从龙的曾井巷、登科甲第一人欧阳詹的甲第巷、北宋宰相留正连续三朝为相的三朝巷……这些深巷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西街从来不缺少故事,这条古色古香的步行街,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年轻人的创业乐园。这些小巷弄里还散落着几家客栈酒吧。庭院深深深几许,墙皮剥落的悠长小巷连接着同样古老的红砖旧屋,从低矮的门槛跨进古厝,便能见一方天井,一口古井,一座满种花草的砖石四合院。满墙的书籍是庭院最古朴的装饰,门口的茶几用大红木鼓代替,鼓面上手绘了象棋棋盘,几名金发碧眼的老外屏气凝神地推演着楚河汉界。在这里,时光仿佛凝固了,一切变得那样悠闲忘我。从客栈出来,走进隔壁小巷能找到温馨如家的“小酒馆”。走道挤满了各种图书,吧台上是各种洋酒。背包族坐在木根雕的椅子上弹奏吉他,一曲民谣悠然飘起。偶尔巷中传来咿呀的南音清唱、圆润婉转的梨园戏、诙谐幽默的高甲戏、呢喃脓腔的闽南方言……时空仿佛定格在历史的某一瞬间,古早味与现代感完美结合,如同进入一个多彩的童话世界。正是在古老与新兴、传统与时尚的交错中,老街区转身为文化创意园区。源和1916创意园、领show天地、T淘园、六井孔音乐创意园等一批传统与时尚兼具的创意空间,逐渐闯进了市民的生活。走进西街片区不远由老字号“源和堂”改造转型的源和1916创意园,绿树掩映下,影视创意、装潢设计、工业设计等企业,让创意园显得现代感十足。在这里,人们可以到创意集市淘宝,看画展影展,听南音悠扬,还可以亲手学做陶艺或剪纸,也可以品茗聊天。 徜徉在西街,一个古典与时尚交相辉映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带呼之欲出。

日暮时分,夕阳斜照着古城的西街。街道两旁的刺桐花和木棉花红艳漫天,远远望去,整座老城安详地静坐在深红色的烟雾之中,做着一个个神奇瑰丽的美梦。街旁飘来各种海内外风味小吃,风味独绝。春饼、牛肉、面线糊、蒜蓉枝、灌汤包等泉州风味,总能让人唤醒儿时的味道,勾引起一丝丝乡愁的忆念,抵达内心深处的温馨。在浓香淡味中,在慢咽细嚼时,你又在不知不觉体味到中西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不禁惊讶于泉州的包容与开放!

入夜了,漫步在灯火朦胧的西街,让人浮想联翩。每年的元宵花灯展万人空巷、人山人海,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泉州曾是“光明之城”,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现在,她是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东亚文化之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街一巷,无不蕴藏着神奇的传说,流淌着古老的神韵。在你翘首顾盼中,不经意地翻解出尘封的史册;在你凝神静听里,偶尔读懂古老神韵的精华。在古街老巷里,可倾听“满街皆圣人”甜声细语的闽南语;在万家灯火时,还可饱览一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光明城;而在高楼大厦顶,会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欲与天空试比高”的豪情壮志……

夜深了。走出西街,蓦然回首,那街依旧在灯火阑珊处,如一个婉约、淡雅的女子在向我招手微笑,让我一步三回头,流连忘返……漫步西街,享受繁华城市喧嚣中难得的宁静古朴与温情,体验片刻的闲情逸致与浪漫!

小城大爱西街行,古城遗韵别样浓。随着“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的开展,以西街片区改造为核心的“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呼之欲出,古朴历史文化与时代潮流结合的西街文化旅游区渐见雏形。漫步步行街,民俗客栈、闽南文化饰品店纷呈异彩,咖啡馆、画廊、青年旅社、小酒吧活力四射,南音广场、西街小吃广场、茶文化广场小剧场争奇斗艳,让游人置身于人和业兴的清明河上图,欣赏到唐宋复活的文化魅力……

我相信,在西街有很多东西值得期待……

古老的泉州西街,是一本散发墨香、古重厚朴的书籍,让人百般看不厌;活力的人文温陵,如一坛醇香扑鼻、沁人心脾的美酒,让人深醉在其中,不忍离去。在这里,触摸着历史的痕迹,沉迷于迷人的青春气息。泉州,就是这样一座让您来了就深深爱上的城市。西街,就是这样一段让你邂逅故事的步行街,永远芬芳香远……

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简介:本文以清新生动的语言介绍泉州的名胜古迹及其风土人情,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泉州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日新月异,感受泉州人热情好客、包容文明、爱拼敢赢的胸怀,畅游泉州,清新泉州,圆梦泉州。

闽台一家亲,缘聚中华情

——记游览闽台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北倚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南接风景秀丽的西湖,西邻泉州市博物馆,占地154.2亩。从2004年11月24日中央领导提出要建馆到2006年5月下旬竣工开馆,总共才用一年半的时间,这创造了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奇迹。

走进博物馆前的大型景观广场,一对高19米、直径2米的九龙柱挺拔伫立,柱上蟠龙腾起,栩栩如生,与底座的巨型卧碑构成一组寓意深远的景观,卧碑宽12米、高2.5米、厚1米,由一块完整的砻石构成。这块卧碑与一对九龙柱构成一组寓意深远的景象,表达了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海峡两岸的关系坚如磐石。触摸着精雕细琢的龙柱,仰望湛蓝的天空,仿佛回到远古时代,令人赞叹惠安石雕的高超绝技。

广场中部有一个长78米、宽19米的倒影池,巨型水池微波荡漾,水波由里向外源源不断地流动,寓意两岸关系源远流长。广场两侧有两组音乐喷泉,长为84米,宽为9米,据说伴随着音乐,水柱将组成“团结奋进”、“一帆风顺”、“两岸共舞”等8组意象景观。旁边还有两组共48根七彩灯柱,用德化的瓷花拼接起色彩斑斓的图案。在气势恢宏的博物馆面前,我深深地被蕴含着“天圆地方”理念的主体建筑震撼了,景观广场的馆名卧碑、倒影池、音乐喷泉及19米高的九龙柱也使我们惊叹不已。

站在广场中央,远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似乎更容易体会设计师用情至深的独到匠心:主体建筑分四层,面积为23332平方米,高度为43米,配套的景观广场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显得十分雄伟,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和建筑特色。通向观景天台的四道半弧形红色屋面斜阶,象征海峡两岸的桥梁和纽带,“万物归宗”中华一统。直径56米的圆顶,形如祭坛。顶部有座高6.2米、最大直径宽4米的“和平莲”,常年盛开,金光耀眼,播撒着吉祥和平的福音,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渴望和平、呼唤统一的共同心声。莲花是孕育灵魂之处,与“连”谐音,寓含着海峡两岸心脉相连,情感相依,源远流长。

在我缓缓走过广场,登上博物馆的台阶,进入她的大厅之后,扑面而来的是大厅正中的一幅巨型火药爆绘壁画“巨榕”。这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为泉州籍旅美现代艺术家蔡国强所创作。画高18米、宽9米,面积达162平方米,堪称“世界最大火药爆绘壁画”。这幅爆绘画题为《同文、同种、同根生》,是蔡国强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馆精心准备的献礼之作。画面由一棵大榕树及诸多树根构成,用火药在特制的大麻纸上爆破,炙烧绘成画。作品后面运用现代化LED灯光艺术和现代化电脑技术控制,将180个百家姓显现在这幅壁画上,由电脑控制与榕树交映显现出奇妙的图腾。令人称奇的是,火药竟然能够“炸”出这样艺术精湛的,出神入化的国画来,令人赞叹古代发明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巧夺天工。这幅壁画寓意深远,象征着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永不分离。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共分4层,而设在二楼的综合主题馆,则是整座博物馆陈列的核心,总面积达3466平方米。在主题馆内,我们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一一参观了以“远古家园、血脉相亲、隶属与共、开发同功、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七个部分为主题的图片、实物、雕塑、模型、音像展览。由于台湾和福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因此,展览中看到的关于宗教信仰、民间艺术、婚丧嫁娶、节日习俗等生动场景令人倍感亲切。

第一部分为远古家园,有陆桥相连、史前文化两个单元;第二部分为血脉相亲,有闽越东徙、大陆民众移台两个单元;第三部分为隶属与共,有建制沿革、共御西方殖民者、共抗日军三个单元;第四部分为开发同功,有农耕水利、手工制造、商贸交通三个单元;第五部分为文脉相承,有方言国语、教育科举、诗歌小说、民间艺术、工艺美术五个单元;第六部分为诸神同祀,有道教信仰、佛教信仰、民间信仰三个单元;第七部分为风俗相通,有生命礼俗、衣食住行、岁时节庆三个单元。展品中文字、模型、场景、音像等多元性展示,声、光、电等各种高科技介入,美丽解说员甜润的声音,把我们带入神奇的世界里遨游。

原汁原味的闽剧、古韵犹存的南音和高甲戏及活灵活现的提线木偶等,让人如痴如醉;从泉州花灯到台湾琉璃品、从惠安石雕到金门陶艺,让人应接不暇……展厅里的雕像十分精美,充分而生动地再现闽台民俗文化和历史事件。有茶农制茶、轿夫抬轿、洞房花烛、教子读书、书馆论诗、举子应试等,这些雕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犹如置身于悠远的岁月里,行走于历史深处,深刻感悟那闽台独特的情缘。

依次走过1000多米长的展览厅环形路径,宛若走进一幅波澜壮阔的闽台关系的历史画卷,细细领略她体现闽台远古的家园血脉相亲,开发同功,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的风风土人情,源远流长、包容兼蓄、纷呈异彩的闽南文化令人陶醉不已,恍若人世……

三楼为“乡土闽台”专题馆,展厅面积2889平方米,将设立戏曲、民俗、建筑、工贸等专题内容,深入表现闽台关系。一楼为国际学术报告厅,并设临时展厅、库房、办公区、游客休闲处和设备用房等。四楼为信息数字及研究中心。

站在高处,极目四眺,令人佩服设计师们的匠心独具。馆内园林景观运用多种造园手法,将该馆建成文化公园,让游客到这里来参观时,一眼就能看到海峡两岸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倍具亲切感。主体建筑后有一个大型的模拟种植图案,形似“孔雀开屏”,后广场上布置树池座椅及一座大型的假山叠水,通过两座石拱桥把广场与假山连接。假山设计成悬岸式,与叠水结合形成帘景观。左右两侧各有四条以建筑中心为圆心的放射状园路,分别与参观通道、闽台历史步行道相连。整体构图彰显大气,突出了“缘”的主题。主体建筑的左侧设计成综合性的休闲游园,布置了露天舞台、文化广场、观众看台、背景喷泉等景观点,通过闽台历史步行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在参观的人群中,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说,孙女留学澳大利亚刚毕业,通过这次机会,他想让孙女更多了解泉州、了解闽台之间血浓于水的渊源,这有利于在海外和台湾的年轻一代人中增加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是啊,这里将成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乡亲联络的纽带,成为海峡两岸亲情的见证,成为中华儿女复兴祖国统一大业的桥梁。

海峡两岸一家亲。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成,是海峡两岸同胞用情缘交织的艺术奇葩,它见证着海峡两岸“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历史渊源,充分表现了海峡两岸人民盼统一、盼团圆的共同心声,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两岸骨肉亲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山水本相依,闽台骨肉亲,中华大一统,缘定难分离。”这充分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和美好的祝愿。

手足情深一家人,歌声悠扬中华情。“……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轻轻地唱出我们的歌声,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