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这一活动在清源山景区正式启动 N海都记者 徐锡思 见习记者 苏桐轩 文/图 海都讯 “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一对矛盾。”昨晚8点多,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媒体主持人,在谈到泉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时,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伯前如是说。 昨日下午,由省委网络办、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指导,东南网主办的首届全国网络媒体视频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态活动——泉州行,在清源山景区正式启动。30多家中央、各省(市、自治区)网站的视频主持人和记者,将分三组对泉州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进行考察报道。 40名网媒主持人 将走访泉州28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就是福建省。 6月5日晚,“清新福建”生态行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网站,华龙网、红网、东方网、千龙网、大河网、南方网等地方网站,以及凤凰网、腾讯、网易、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共30多家参与。 从6月8日到10日,40多名网媒的主持人和记者,将分成三组,走进清源山风景区、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安溪蓬莱清水岩生态茶园、安溪水土保持科教展示馆、南安康美兰田村、洛阳古桥及泉州湾河口湿地、惠安小岞林场等28个地方。 创建国家级生态市 泉州通过省级预审 昨晚8点,受邀出席访谈的泉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伯前,对来自全国主流网媒的主持人、记者分享了对生态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观点。 林伯前透露,继去年9月30日,泉州成为全省首个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的设区市并获命名,今年5月8日,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通过福建省环保厅的预审。省环保厅近期将向国家环保部申请泉州市国家级生态市技术评估。 “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一对矛盾。”半个小时的访谈,林伯前对如何发展绿色GDP、打造“泉州模式”做了介绍。 【访谈】 谈成效:市长环保目标考核获全省三连冠 “从2003年开始,泉州就推出了生态立市,成效是显著的。”林伯前说,泉州市GDP连续15年全省第一;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获得全省三连冠;2013年度减排考核全省第一,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等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谈突破: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投54亿余元 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是生态市创建工作最大的瓶颈之一。“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这个模式已基本建立。”林伯前说,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历史欠账问题是当前最基本、最直接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完成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投资54.84亿元,建成21座污水处理厂、164座镇(村)小型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5座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垃圾填埋场和245座垃圾转运站。 谈创新:“两江”流域统筹提高补偿金额 “下游补偿上游,这在全省都是创新性的。”林伯前提到,晋江、洛阳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推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用水量大小分担补偿资金额度和各县(市、区)辖区界面水质目标责任,从2005年每年度2000万元提高到2014年每年度3亿元。目前,已累计下达补助资金合计52365.5万元,补助426个项目,带动上游地区流域整治资金近40亿元。 此外还有多项创新,如率先在全省实行环保登报承诺制度,率先开展规范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活动,在环保系统内开展区域换位执法检查,在安平桥等行政交叉区域建立治污工作互认机制。 谈产业:产业经济生态化要做好“加减法” 林伯前指出,泉州产业集群丰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经济的生态化,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加法”就是要做大增量,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如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上风电等,力争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超1800亿元;“减法”就是要优化存量,促进资源利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为重点,引导新办企业、增资扩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
相关阅读:
- [ 06-05]省环保厅:“清新福建”不能靠“风吹雨打”
- [ 05-29]旅游专家献智“清新福建”
- [ 05-15]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发挥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 [ 05-15]福建:严守生态红线奋力后发赶超 把清新福建叫响
- [ 04-25]“清新福建”品牌体系今年将形成 打造三大旅游产业龙头
- [ 04-24]“清新福建”旅游品牌体系今年将形成
- [ 04-23]“清新福建”引台胞入境游平稳增长
- [ 04-09]“清新福建”游推升级版 十大精品线路主题丰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