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戏表演艺术
2013-12-19 13:52 来源:福建省情资料库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一、角色行当 清道光年间以后形成的高甲戏,由专演武戏转为演半文半武戏。其角色行当有生、旦、丑、花脸、二花,行当与京剧类同。 生:有文小生、武小生、文老生、武老生之分;武小生、武老生尚有长靠、短打之分。 旦:有大旦(又称闺门旦、青衣)、苦旦、花旦、武旦(又称刀马旦)、老旦、小旦之分。 北(又称净):分乌北、红北、竖眉三种。北角来自北方,如京、昆中的大花、二花。 丑:有男、女丑。男丑分长衫丑、破衫丑(又称短衫丑)、官袍丑(又称大服丑);女丑分夫人丑、媒婆丑、家婆丑等。至于傀儡丑、布袋丑、拐杖丑等,系因表演者运用木偶动作而称。 杂:有监(太监)、套(龙套)、旗(旗牌)、军(军士)、衙役、家奴之类。 二、身段科介 高甲戏前身为“宋江戏”,擅演武戏,吸收采用南拳、行拳等精彩武术动作及民间舞蹈“刣狮”(闽南民间舞狮),以及出军、点将、对打,如田螺阵、蝴蝶阵、长蛇阵、舞枪、凤摆尾、老鼠枪、盾牌、大刀、剑、棍、链等十八件武器的武打程式。后也吸收不少京剧套数,融为己有。 在发展过程中,还吸收傀儡戏、京剧等的表演动作,形成自己的表演特色,如旦角出场摸头、理髻,半转身低头视脚、端裙、起步走到椅前,顾盼左右,转身坐下,又稍欠身坐定等动作。老生出场稍弯腰,双臂张开,提脚稍弯曲;举步时,头、身、脚一齐转动等动作,均似提线木偶。丑角也有模仿吸收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动作的“傀儡丑”和“布袋丑”。旦角的指法除兰花指、佛手指外,还有观音指、姜母指、半拳指等,表演身段的四角行、七步颠、理髻、相公摩、舢板行、看足等,都来自梨园戏。 生角有山路势、跳台势、跑马势、须路等。 北角有三步出场势、马势、踩棚弄须势等。 丑角有头、手、肩、足、臀等五个部分的专门架势。 三、特色技艺 公子游:如《笋江波》中,官宦公子吴世荣带家丁出外游春,未出场先伸出手中扇子上下盘旋,出场后半侧身以扇遮面,扇向右拉,露出左半脸,扇向左拉,露出右半脸,扇又向下拉,才露出全脸亮相,眼珠转动;特制的二撇鼻下八字须左右转动,扇子架在脖子上,头向前伸缩三下,全身骨头都动起来、塑造一个轻浮的花花公子形象。 跑驴:《骑驴探亲》中洪亲姆手执马鞭出场,两手平分,跑圆场、踩棚亮相、肩膀颤动三下,接下去挥鞭跑驴,打一鞭,驴跳一步又退两步,又重抽一鞭,驴突然向前飞奔,两个圆场后才恢复正常,配以演员的弹跳工夫与艺术夸张,细腻地刻画一个诙谐有趣的农村老妇形象。 唢呐游街:《凤冠梦》中的状元游街,在欢乐的鼓乐声中,由6个丑角组成的唢呐队伍过场,6人动作整齐夸张,幽默风趣。有节奏地变换队形,结合丑角风趣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当侍郎李元顺挡道与状元争议时,唢呐队伍密切配合以渲染气氛,使矛盾冲突的场面显得更加风趣,轻快。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