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汶川重建5周年 > 新生活> 正文

“藏家乐”让地震灾区富起来 产业重建才有新生

www.hyyz888.com 2013-05-20 16:02 李秀婷 杨大正 梁文悦 闫昆仑 马喜生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记者手记

产业重建才有震后新生

大地震,埋葬了生命,震垮了房屋,也震碎了生活。含悲奋起重建家园,是灾区人民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也是掩埋过去重振未来的希望。

在“4·20”芦山地震后,芦山、宝兴、天全三县的各乡镇受到的破坏与5年前的三江乡很类似:房屋基本损毁,基础设施基本损坏。大规模的重建成为芦山地震灾区最主要的工作。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各地产业的重建均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于老百姓来说,重建不仅要“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不然房子修得再漂亮,也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三江镇,政府和援建者仔细考虑了多种可能的发展方式。高附加值的经济型农业、可利用当地优美生态和独特文化发展的旅游服务业,是适合当地实际条件、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最优选择。

如今,需要仔细考量的是芦山地震后的重建者们。地震之前,芦山、宝兴、天全三县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各村镇,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在村内,经济缺乏活力,震后更是缺乏展望未来生活的勇气。

汶川大地震以血泪为芦山震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灾区亟待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化悲痛为力量,科学规划、全力投入,再造一个新生活。两次大地震在地理位置上相隔不远,因此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文化条件多有类似。在产业重建方面有颇多可借鉴之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期望,再过5年,当重访芦山地震灾区时,我们也能如再访三江时的惊叹一般,见到一个脱胎换骨的新芦山、新宝兴、新天全。

总策划:张东明

总指挥:孙爱群 胡 键

统 筹:梅志清 郎国华 张翼飞

执 行:胡念飞 殷剑锋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李秀婷 杨大正 梁文悦 闫昆仑 马喜生 发自汶川、芦山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