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2013记者新春走基层> 说年俗 > 正文

追忆年俗的“根”与“芽”

www.hyyz888.com 2013-02-07 12:55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立春过后,阳光灿烂。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多了起来。走进新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腊梅迎春“恭贺新禧”的大型招牌,新年气息扑面而来。再往里走,大型“农家乐”等年画沿着落地玻璃窗依次拉开,新年祝福仿佛提前到来。

2月6日,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林晓背着回家的包,径直来到了国家图书馆,“专门来看年画展。”他说,“上午在学校没什么事,收拾了东西就来了,看完展览就坐地铁去火车站回家过年了。”“小时候,每年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现在城市里很多都不贴了,年画也渐渐成了文化遗产。在展览里,可以看到这份儿时难得的记忆。”林晓说,“我相信,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但其根脉一直延伸至今,并且将伴随大众的生活实践萌发新芽,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年画:画出自己心中的年

百节年为首。自从岁时确立,中国人便有了过年的习俗,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张贴年画,就是最重要、最精彩的年俗文化之一。

“百姓用‘年画’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年。”看完展览,林晓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中国年画技艺及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展是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系列展览”之一。时值癸巳新年,国家图书馆特别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东杨家埠等地的木版年画以及山东高密独有的扑灰年画荟萃一堂,共同为观众奉献了一道文化新年美食,用美的年画装点美的新生活,共勉传承重任,在新年画中描绘美好前景。

杨柳青木版年画由于色彩绚丽、规格新颖,在现场受到热烈欢迎。传承人代表冯庆钜告诉本报记者,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以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

八尺宽的《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等杨柳青年画作品,洋溢着年节祥和的气氛,吸引很多人驻足。以前张贴在墙上、门上的年画,如今变成了传承人手里的艺术品。

冯庆钜说,这么大的年画不多见,有很多的细节还会逐年更改模子,一年画不了几张。

感受年画的现场制作方法,让更多人最近距离感受到了年画的喜庆。看到人们心中的“年”在传承人手里一笔一画勾勒出来,很多人称赞叫绝。

冯庆钜一边画画一边向记者介绍,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板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代表邰立平,在追溯年画的历史时告诉本报记者,“数百年来,凤翔木版年画在陕、甘、宁、青、川地区一直深受老百姓欢迎,成为西北农村千家万户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年味:浓淡间注入新意义

在众多的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结束,数千年来形成的年节习俗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儿要炮。”年俗文化深刻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着人民群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具有重大的生活应用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审美价值。

老人说,“过得年好,一年都好”。时至今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交际、吃穿住用、文娱艺术等诸多范畴,无不留有年俗文化深刻而丰富的智慧烙印。

“年味儿越来越淡了。”看完年画展,对比现在过年的气氛,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如今,丰盛的年货、可口的年夜饭、漂亮的新衣……这些对当代人已成家常便饭,甚至平时生活都要比历史上的春节丰盛得多,鞭炮、春联、福字、年糕、元宵、花灯等传统载体或道具,却变得古板和平淡,新出现的流行元素营造不出旧时过年浓烈的文化氛围……”

有人也提出,“近年来,有很多的年俗在岁月的流逝中消散,但是人们寄托的寓意和愿望没有改变,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有很多跟随时代演变的新年俗,饱含着人们对世间美好情感的领悟和珍视。新旧年俗应该一视同仁。”

“年俗文化在生活中形成、创新和传承,其根本还是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随同高密扑灰年画传承人一同来京的老先生告诉本报记者,“过年习俗传承至今,部分得以保存,部分推陈出新。比如除夕夜,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团圆守岁;再比如大年初一的拜年与娱乐,体现团圆……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注入了新的意义,昭示着辞旧迎新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尚,凝集了人们的情感和意志,蕴涵着传统的美德,有着历久弥新的文化力量。”

图:2月6日,一名青年读者在国家图书馆年画展牌前拍完照片后进馆参观年画。

本报记者 雷新 摄

(来源:人民政协网)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