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思考:国情与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五
www.hyyz888.com 2012-11-01 15:07 马克思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国情决定方略,方略明确使命,中国步入科学发展的新空间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曾几何时,这一质疑成为不少人心头的巨大问号。 占世界近1/5人口的中国,却仅拥有世界不足10%的耕地。当很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信息化时代,中国仍然离不开“农”字当头,“民以食为天”始终不能放松。 金秋十月,玉米丰收时节。走在老家山东莱州的试验田里,“玉米大王”李登海喜上眉梢:如今亩产量达1402.86公斤,再创世界夏玉米产量最高纪录。 “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十多年来,李登海不断创新推广“超级玉米”品种,让每亩产量增产100多公斤。 2005年4月,加拿大“蓝色梦想号”货轮将4.3万吨小麦运抵深圳赤湾港,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长达26年的无偿援助画上句号。 十年来,中国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取消千年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 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答案。 但这绝非一次性回答,毕竟我们还远非农业强国。 农业发展如此,经济社会发展亦如此。聚精会神搞建设无疑是改变中国国情的重要途径,一心一意谋发展无疑是时代赋予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使命。 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方式正在显著改变。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遗址,至今仍在升腾煤矸石自燃的缕缕白烟,仿佛是一个历史老人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兴衰-- 十年前,开采近半个世纪的阜新煤矿进入枯竭期,整个城市也陷入了“恐慌”:2000年全市经济增速仅为0.2%,37万产业工人中下岗者就达13万。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