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山乡文化采访手记

www.hyyz888.com 2012-06-13 16:58  泉州电视台 雅莉 曾玲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立冬后,第一股强冷空气来袭时,我们来到了洛江区罗溪镇的后溪村。后溪村依山傍水,远离尘嚣,这么一个小地方,会有什么奇闻异事呢?

乡间小道上,我们遇见了村民黄慧娥,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一年中,除了做农事,更多的时候,她和丈夫、女儿,奔跑于泉州各地,表演咱们闽南最传统的高甲戏。看着眼前这位年近五旬的淳朴妇女,我们不禁感到好奇,她经营的有着68年历史的星星高甲戏剧团,会是什么样的?

黄慧娥的剧团现有成员22名,年纪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20多岁。他们都是农民,在祖辈的口耳相传下学会唱戏,农忙时,下田干活,农闲时,奔走各地表演。受父母的影响,黄慧娥的女儿黄阿萍也是多才多艺,会弹琵琶、会唱高甲戏,还会南音。年底剧团表演多,见父母需要人手,黄阿萍辞去工作,回家帮忙,还计划学一门新的技艺——扬琴。“以前没想这些,但回来三个月就想到,应该是长大了。”从一个24岁的女生口中说出的一席话,触动我们的心灵。的确,黄慧娥和丈夫再能干,终究会渐渐老去,作为下一代的黄阿萍,日后将接下父母的担子。在这喧嚣的时代,能沉下心学习高甲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到黄慧娥一家,原本对于高甲戏的传承有些担忧的我们,稍稍有些心安。

我们来到下一站——奕聪小学,据说这里可以经常听到我们最熟悉的乡音——南音。

奕聪小学1998年开始举办南音班,2008年引进了一位毕业于泉州师院南音专业的教师。现在学校每周都会给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安排一节南音课。当然,光有师资是不够的,听说学校缺南音器材,一些长期在外经商的乡亲,纷纷出资购买。采访中,校长黄战永自豪地说,10多年来,学生们在区里和市里的南音比赛中获奖。谈话间,小学里响起了广播,仔细听,这音乐不就是南音吗?黄校长说,这样的南音,在课间和放学时,他们都会播放,现在学生们人人能唱南音。正是有了乡民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南音被更多的人传唱。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南音的热爱。长居城市的我们,此刻静心品味“乡音”,更体会到与乡音紧紧伴随的那份“乡情”。

在后溪村,捐资教学可不仅仅是富人。1996年后溪村庭埔洋小组的村民们,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自发筹建育青教育基金会,支持学生读书,即便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基金会有自己的一套奖励机制,他们不只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有进步的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也给予奖励,以达到鼓励学生进步,督促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目的。15年来,这个300人的小山村,80%的村民都向基金会捐过款,基金总数近3万元,600多人次领到奖金。村里原本没有一个大学生,如今已经培养出了20多个大学生。

离奇、惊险的新闻,固然能吸引眼球,但当我们深入基层,听村民娓娓道来,我们对那些表面平淡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无论是农民高甲戏剧团、南音特色班,还是小山村里的教育基金会,事件的主人公,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行动,用一生的时间,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抒写着最平凡、最真实、最感人的新闻故事。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