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大力弘扬福建精神对联有奖征集 > 正文

钟兆云:奏响八闽新时期的人文精神“集结号”

www.hyyz888.com 2012-04-20 14:01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我来说两句

“‘我们干革命工作的人,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留一点儿痕迹,如果说死了以后有鬼的话,我们见了马克思也好有点儿礼物。’ 言如其人,刘亚楼给他的祖国和人民留下了痕迹,给他所信仰的事业献上了礼物。我以充沛的激情,写就《刘亚楼上将》一书。”

“闽籍开国元勋、国务院原副总理邓子恢,也早早引发了我的立传激情。”钟兆云对记者说,“邓子恢的骨头在党内是最硬的,在领导人中他最是朴实无华的,对老百姓至爱不渝。在1962年的北戴河会议及随后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这位因为提倡‘包产到户’而被指斥为‘小脚女人’的共产党人,顶着当时的政治逆风,以冲天的豪情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不能怕丢乌纱帽,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我们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反映他们的疾苦。’于是他再次犯颜直谏,不惜为人民的利益鼓与呼,将罢官免职受批判一概置之度外。邓子恢无疑是个不朽的名字,他逝世30来年后,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依然没有湮灭他的魂灵!当我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采访时,那些与他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异口同声的诉说,更使我深深体味到邓子恢的千秋伟业,感动于邓子恢与农民风雨情深。情蕴于胸,因情落笔,便有了《农民知己邓子恢》一书,后来被改编成25集电视剧在央视播出。”

“再有,我花七年时间创作了15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辜鸿铭》,给这位爱国爱乡的闽籍世界文化怪杰造像。”钟兆云说,“辜鸿铭年近而立返归中土,洋博士一头扎进儒家经典,毕生逆西学东渐之潮,不懈致力于文化输出工作,极具世界效应,以‘东方文化代表’弛名西方。他有一颗挚爱吾国吾民的火热的中国心,在惧洋崇洋的清末民初,以维护中国的主权与尊严为己任,对强加在中国的租界和‘黄祸论’,以及西方霸权主义等一并口诛笔伐。他表里如一的爱国言行和毕生念兹在兹的‘中国人的精神’,其中所包涵的主流价值体系,在今天仍有不可磨灭的光芒。”

“又有,‘永爱中华’的父子侨领庄希泉、庄炎林……我用横竖撇捺的方块字,为那些令人敬重的德者、贤者,高高地搭起一座座坚实的雕塑。我试图为读者打开一扇门,帮助他们读懂这些历史人物的心灵和境界,从我这些用文字铸就的塑像里看到效法的楷模。”

不可小觑草根民众的“爱国爱乡”力量

在作品中,钟兆云给乡村立传、为百姓立传,文字中透着真实的生命力,钟兆云说,“其实,每个人身边都存在着非常多的‘爱国爱乡’小故事。近期在东莞为我的第一本书《将军与故土》重版补充采访之际,了解到了上杭乡贤、启光集团董事长邱启光先生的动人故事。”

“作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新秀,启光先生与时代同行,寻道启智,在短短十年的磨砺中,便锻造出了一个光耀阔气的五星级企业。其精湛经典的钢技术涉域庞大,在工程建筑、产品制造、娱乐设施、绿色住宅等方面均有建树。不仅在南粤、在国内,甚至跨洋越洲,在世界多地均留有着非凡的印迹。这是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典范。”

“‘用心做事,用情做人’的价值观也是邱启光先生的一大光彩。启光先生在事业逐步迈入锦绣之程后,积极拢聚家乡的良将贤才并入集团,用宽阔边远的心指引、鼓舞、支持着他们,让各位同仁也能一并显山露水,实现梦想中的神韵风采,同时也可让‘师门’箕裘不坠。另外,启光先生热衷于公益事业,尤其对于家乡,展现了其慷慨磅礴的胸襟,捐献捐建,不计其数。是为爱乡精神的广袤绽放。”

“小人物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有时改变历史的恰恰就是小人物,自然是‘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人物’。他们是所谓的草根民众,或在贫困线上挣扎,或沉沦于各式各样的哀愁之中。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身上肩负着上层建筑分解予底层的压担,这些又无法完全消弭而去。即便如此,在社会动荡、国家历险时,他们中许多人也没有愤恨地弃国家、弃故乡逃遁前往异域之邦以凋零社会空间,而是用坚实的人生信条、丰厚的血肉之躯、勤劳的双手十指扬起生命之锚,穿梭于世界之中,扛起社会所赋予的公义与责任,然后于现实的泥潭中艰辛跋涉、振邦实业,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意义非凡的社会价值及深刻厚实的历史意义。我的不少作品,尤其是转型之作《乡亲们》以及正待出版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邻里乡亲》,有不少这样的书写和放歌。”(记者丁彬媛)

  • 责任编辑:陈晓青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