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走基层感言:老社区管理需要新思路

www.hyyz888.com 2012-03-05 14:51   来源: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福建日报驻厦门记者 周思明

林熙/制图

虽然近些年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但是各地还是存在很多上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老房子,其中大多数既没有物业,也没有管委会,电线老化、水管破旧等卫生、安全问题长期无人理会……近日记者走访厦门禾祥西社区发现的一个创新,或许能为破解这种情况提供一个新思路。

这个社区内的斗西路203号6至10单元是1995年建的拆迁楼,因为年代久远没有物业公司打理,楼下总是污水横流,住户的车辆也是长期乱停乱放。

在此居住的建发集团退休老干部吴凡是个热心人。长期以来,他不仅多次向社区反应过情况,而且还跟楼栋里的居民进行沟通。了解到的情况让他产生了思索:楼栋里的居民对卫生和安全状况也不满意,也都愿意出钱进行管理,但是没人敢出面收钱进行管理;而社区方面也知道这些情况,但是因为这几栋楼没有成立管委会,也没有办法直接出面进行管理。

说来说去,还是中间缺少了一个协调的机构,吴老先生跟居委会研究商议后,决定自己牵头协助这栋旧楼成立管委会。

有人愿意出头,事情就显得顺理成章。春节后,老吴就通过挨家挨户进行摸底沟通,从住户当中收集了一份有代表性的委员会名单,然后由居委会召开会议通过并公示。

老吴告诉记者,现在公示差不多已经完成,下一步管委会的任务就是制定管理条例,并报居委会批准认可。今后,不仅水沟堵塞、交通混乱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管委会还要为楼道安装安全门,彻底破解“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这样的事情还不少。去年南京尖角营小区在多年没有物业管理的情况下,也是由3位退休老人牵头成立自治委员会,还把这个700户的老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今年已经76岁的吴老,谈起自己为社区服务的经历,脸上有着不输年轻人的神采奕奕。他说自己其实也不是今年才想起出面建立管委会,只是以前都担心“师出无名”,前不久他参加了思明区一位人大代表牵头成立的“和事佬”调解机构,这才觉得有了底气。

一面是退休老人,一面是管理不善的老旧社区,结合之后却让两者都焕发出了无穷的活力。由此想到,是否能将这种做法作为一种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在情况类似的社区进行推广呢?一来可以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充实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二来也可以利用老年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填补老旧社区社会管理的死角。

当前,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考验,老旧社区管理需要新方法、新思路,需要集思广益,发挥社会各界的智慧,厦门禾祥西社区的做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