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双百人物 > 正文
感受榜样的力量
www.hyyz888.com 2010-10-11 15:44  席锋宇 来源:中国记协网    我来说两句

然而,意外从上山的第一脚开始就埋下了伏笔。虽然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不好,可是开始我还是没有骑马,因为王顺友很少骑马,他的马大部分时间只驮邮件,他舍不得骑这个“好伙计”。我希望自己能彻底地感受一下他走过的邮路,可是半途中我就因为身体虚弱中暑而毫无征兆地晕倒了。如果不是当时一个人眼疾腿快地挡住我后仰的身体,当时我的头部就会直接砸在一块如脸盆大的石头上了,那后果就很严重了。醒来后的自己还是坚持着,不愿下山,于是继续随队骑着马上行。2800米的海拔让我狼狈不堪,崎岖的山路颠得我左摇右晃。上山后我又一次晕倒,医生说是心率不齐,而我只是觉得自己无法呼吸。大口喘气却吸不进一口清新的氧气。后来又由于不明原因过敏,我的脸上又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红色地图”,当时真怕自己就这样“人毁脸残”了。可是却觉得很值得,因为走了这段路,我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王顺友的不易,体会到那份平凡坚守中的伟大。

为采访西藏军区总医院李素芝,我第一次到了西藏,不巧赶上西藏含氧量较低的季节,高原反应毫不留情地击中了我。缺氧晕倒已经是小事,关键是我发起了高烧。还好,守着医院,方便挂水。

1976年12月,22岁的李素芝从第二军医大学志愿申请进藏时,写下誓言:“医生是维护生命的使者,我一定要把生命的价值书写在生命的禁区里。”他履行了这个无声的承诺,直到今天他依然还在西藏这片土地上,他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门巴将军”。当时我一边打点滴,一边熟悉他的事迹材料。这个山东汉子的执著和付出也让我无法因为自己这点高原反应就撂下工作的挑子。

采访中艰苦的时候也很多,山路上的车行颠簸;十几个小时行进在“十里不同天”的滇藏线上,还要和司机一起担心,一是不要被山上的落石击中,二是不要滑下山崖,造成“空难”;条件有限的时候两天洗不了脸;奔波的途中不能按时吃饭等等。但是我一直没有觉得这是一种吃苦,反倒觉得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因为感觉这些典型人物就像“空气净化剂”,给我的心灵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净化SPA”。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真谛,也领悟到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而这个前提就是心中应该有大爱。自己就是在这一次次的采访中成长起来。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采访中,自己对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更加主动,更加清晰明确,因为我从他们身上深知:工作需要信仰和尊重。

我采访的典型人物中也有许多干部,街道主任、村支书、市委书记。他们身上都鲜明地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刻都想着为党争光。我觉得自己这个年轻的党员在这些老党员的熏陶下,对党的认识、对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战争年代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新中国成立后的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恪尽职守,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共产党员,我们的党才能拥有这般永远年轻鲜活的生命力。

采访吉林市委副秘书长陈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负责信访这个许多官员都很“头痛”的工作。但他接待每一次群众上访,都能做到正视而不回避,平静面对而不厌烦,驾驭而不害怕。初期,我并不是很相信他的这种“完美”。可是,通过接受采访的普通群众向我讲述陈淳许多动人感人的事迹后,在我采访了陈淳本人之后,才真正相信也并从内心深深钦佩他的事迹。在采访陈淳的过程中,发现他张口闭口都是以党为中心,他说他最想听到的评价是:“你是人民的好公仆,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而他的愿望老百姓用一面面锦旗和无数次的掌声帮他实现了。

很多人问我,采访了那么多典型,会不会有“审美疲劳”?说实话,这个真的没有。他们的事迹虽然有很多共性,体现的精神也有重合的地方,但是他们仍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标签”,每一次你总能找到“惊喜”。

采访林秀贞的时候,她几十年坚持照顾孤寡老人和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善举,让我在深深的感动中体会着真情与善良的力量,让我感受到真情战胜物欲的崇高,让我看到爱心的坚韧和顽强,让我相信这世界上恒久不变的真善美。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