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背景回放
汶川特大地震震级达到里氏8.0级,最大烈度达到11度,不仅造成8万余人遇难和失踪,大量房屋倒塌损坏,还对灾区的地质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严重次生灾害。根据国土部门的调查,震后四川仅地质灾害隐患点就超过1.2万处。
权威报告
两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大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力度,及时开展科学排危除险大行动。对具有风险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紧急处置和综合整治:全省2069座震损水库治理已开工2025座、完工1605座,42个震损堤防项目已开工36个;地震形成的113个堰塞湖已治理107个,其余全部在可控状态。
灾区各地通过媒体宣传、发放明白卡、现场培训等方式,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避灾能力。在灾后城乡居民住房及公共设施重建过程中,建设、防震减灾部门及时出台抗震设防安全标准,并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让安全成为重建的前提。
灾区见闻
“小朋友,你知道地震发生时应当怎样躲避吗?”
“知道。如果在室外,要待在空旷的地方,不要在建筑物下停留;如果在室内来不及逃出,要尽量呆在墙角处或桌子底下……”
“这些都是谁教给你的?”
“老师经常给我们讲这些知识,学校广播、黑板报上都介绍过,全校还组织过几次地震避险演练呢。”
这是记者日前在地处深山区的青川县大院回族乡民族学校,与八年级一班学生马俊的一段对话。对防灾知识的熟悉程度,让记者大为折服。
“新学校是浙江诸暨的叔叔们援建的,能抗8级地震呢。” 今年14岁的马俊性格开朗,他向记者介绍,“我家原来的房子垮了,新房子是钢木结构的,就算遇上大地震,房子歪了都不会垮,更不会砸到人。”
“满目疮痍之地重现青山巍巍绿水流”
背景回放
汶川大地震对长江上游区域生态系统的冲击破坏严重,灾后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任务艰巨。地震中,四川的重点林区林地损毁面积达493万亩,致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下降0.5个百分点。
权威报告
经过近两年的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四川灾区生态建设已得到基本恢复。一棵棵树木重新为山岭披上绿装,一条条河流逐渐恢复往昔的清澈。截至2010年4月底,全省39个重灾县林业生态修复项目累计开工64个,占恢复重建项目总数的88.89%,完成林草植被恢复177万余亩,占规划任务的38.52%;修复林木种苗基地11882亩,占规划任务的32.14%。
灾区见闻
在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记者看到,昔日因地震而破裂的山河已有了巨大的改变,一片片新绿正在山间蔓延,一个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整治和保护。
每年春季都是植树的黄金季节,地震后,四川掀起了义务植树的高潮,人们纷纷自发来到灾区挥锹铲土,
- 2010-05-11108汶川“地震宝宝”集体过生日
- 2010-05-11灾区学生告别灾难阴影 当义工传递爱心
- 2010-05-10汶川地震两周年:一个传统农业经济乡镇的重建之路
- 2010-05-10都江堰震后新农村堪比城郊高档别墅区(组图)
- 2010-04-29汶川大地震两周年 王小丫张国立等明星入川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