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
其实大家做一个比较就好了。我们关注“富二代”有多久了?其实由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关注“富二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真正来关注农民工的二代或者说是三代,几乎就是近两年才刚刚开始。但是相对来说,他们要比“富二代”的人群大得多,跟中国未来的关系来说,似乎又显得更大。比如就已经走出农村进入城市里的新生代的农民工,80、90后就已经一亿人了,一个如此庞大的数字。我觉得为什么要把它写进一号文件呢?我觉得一个人群庞大,一亿人,而且将来还在不断地进入。
另外,他们到了有巨大的个人以及需求的时刻,大的三十而立,要结婚,要生孩子,孩子生在哪儿,城市给不给我公平。小的也已经开始进城打工了,这是一个现实的情况摆在这儿,不关注不行。
第三个还有一个,我觉得在一号文件里关注的很多问题,其实都与他们有关,比如说要改善民生,要统筹城乡的一元化,要解决城乡之间的差距,包括消费要扩大等等,都与怎么解决好这批当下最年富力强的农民工,也就是新生代紧密相关,不关注它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主持人:
但是在现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当中,确实有一些困境。比如说退回到农村,他们不像父辈那样对那么依恋,那么熟悉了;进入到城市,又有各种各样的一些门槛存在在那里,这些困境如何形成?
白岩松:
这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跟他们父辈之间区别最大的也恰恰恐怕就在与此。因为父辈的那些人,因为是生存型的生计在工作,因此他的牵挂都在农村,孩子在那儿,父亲母亲在那儿,因此节衣缩食钱要送回去。但是这一代人不同了,这一代人因为出来的时候就打算自己去发展,因此恐怕相当多的人不打算回去了,前一代基本都要回去,为什么我们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看到大量返乡农民工,不仅仅是思乡心切。老父亲老母亲等着安慰,孩子等着礼物,也等着钱交下一年学费。
但是新的这一代完全不同,有一个数据显示,我们看一下,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他们属于工人群体,他们已经把前面的“农民”两个字淡化了,定位为“产业工人”。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还是农民,这是一个相关的调查。我们再看下一个,27.4%,超过四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城市买房成新的“客家”,在这儿要住了,四分之一以上的。
主持人:
诉求非常具体。
白岩松:
超过二分之一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只要干得好,愿意待下去,待多长,取决于干不干。真正再干几年回家,或者想尽快回家加起来只有不到两成,这就是现实。
主持人:
我们看到了新生活代农民工的生活当中是有一定的困境的,接下来我们将要探讨的是为他们我们将能做些什么,我们能改变一些什么?稍后《新闻1+1》继续。
(播放短片)
- 2010-03-11渴望自由恋爱的婚姻模式 他们在城市被爱情遗忘
- 2010-03-11无房、无业、收入低、社会地位低 婚姻难进"围城"
- 2010-03-11新生代农民工婚姻日渐多元化
- 2010-03-11新生代农民工要“饭碗”更要社会地位
- 2010-03-1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