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农林大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庄祥生老师让我们享受到的一场视觉盛宴--众鸟高飞!由于农林大学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之内在机能的整体性,使得众多的鸟儿愿意安家在这个有着“全国绿色模范基地”之称的福建农林大学。据介绍,这里的鸟类都是自发被吸引而来,栖息在这里的。听介绍的老师说,这里原来水质还曾遭到污染,生态受到严重破坏。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现在的景观呢?原来,这里经改建以来,由于大家共同的维护,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里面的物种与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关系,于是形成了具有恢复性功能的湿地公园。不需要人工大量投入,内在自然可以调节好平衡关系,所以这里的景观是活的景观,于是吸引了繁多的鸟类来此栖息。在这儿,和谐缔造了“人来鸟不惊”的神话:鸟鸣声和同学们的惊呼声,交织成一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乐章……
据同行的艺术园林学院副教授邓传远介绍,园内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不喷洒农药的,他们更注重的是生物链内各种生物的相互制衡。比如前几年的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生物引进我省,结果由于气候适宜又没有天敌的侵害,使其在我省大肆繁殖,破坏了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于是,农大又引进一种会吃螺卵的鱼,最后控制了园内生态系统的稳定,使之实现一种动态的自我平衡。该校恢复性湿地公园突出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人与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标语,透着对可持续发展深刻理解的睿智。而所谓恢复性湿地,是指在一定保留原始动、植物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生态关系,形成生物链对生物的制衡与调控,并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手段,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走进占地7万㎡的中华名特优植物园,在惊奇中不免有点小小的失望。惊奇的是,居然能有这么一块地方,能将集全国34个行政区的园林景观,人体保健,净化环境等功能的名特优植物和名特优花卉齐聚在看似狭小的一片土地。让人一次观遍全国行政区的各种特色植物。失望,源于正值冬季,名特优植物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多是已经只剩光秃的枝干,失了那份生机。整个观赏的过程,都有农大的邓传远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些植株的生长环境,培育技术等,让人解惑不少。
这一次的农大之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生态系统的和谐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始终贯彻于海西发展的始终。保护环境已成为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应当将环境保护贯彻落实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2010-02-03福州八中高二(10)班魏雪云:真的很棒
- 2010-02-03福州八中高一(14)班李蕾:热爱自然 用心对待
- 2010-02-03福州八中高一(10)班王春艳:树立环保意识
- 2010-02-03福州八中高一(2)班黄艺宁:为海西发展而骄傲
- 2010-02-03福州八中高一(6)班王晖谈农林行:快乐的旅程
- 2010-02-03福州八中高二(4)班郑嘉彬:农林大学和谐之旅
- 2010-02-03福州八中高一(1)班 陈体迅:建设海西的生态
- 2009-09-07福州八中江南水都校区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