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新时代海西精神>精神坐标> 正文
让生命绽放“银花”
——记全国劳模、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所长戴维浩
www.hyyz888.com 2009-11-06 11:51 来源: 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对话戴维浩

记者:有人叫你“银耳王”,也有人叫你食用菌“大腕”,你怎么看这些称谓?

戴维浩:我没什么了不起,我从来就是一个农民,做了一个农民该做的事,只不过别人种地养蚕,我搞了食用菌栽培。

记者:你怎么走上这条路的?

戴维浩:从小时起就有个习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强。高中毕业后,先是到河边抓了一阵子鱼,后来跟我哥学习栽培食用菌。边栽就边琢磨,怎么样才能比别人栽培得多、栽培得好,反正要超过别人。

记者:为什么想到要创办民营研究所?

戴维浩:办研究所主要是研发的需要,否则个人向有关部门申请科研项目很困难。有些食用菌研究投资很大,需要科技部门的经费支持。古田的民营研究所很多,全县大概有20多个,在全国也罕见。

记者:自办研究所搞科研,一定很不容易吧!

戴维浩:科研资金,自筹的占大头,累计已经投了200多万元进去。在生产设备方面投入最多,但很多投入都打了水漂。比如红菇纯苗丝与板栗树进行共生感染试验就失败了,前后搭进去2万元。还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项目,前后投了100万元,最后只收回来30多万元,赔得很惨。这样的事情常有,基本是投资的一半有可能会失败。

记者:面对失败,你怎么应对?

戴维浩:自己扛着。科研这东西,从来没有百分之百成功。这一点我心里有数。

记者:农民从你这里得到多大的好处?

戴维浩:农民愿意接受的是投资少、技术和原材料要求不高、见效快的技术,这是我们研究的方向。我已经帮助1200多户贫困农民脱了贫,我所在的吉巷乡永安村每年食用菌产值都在2000万元左右,全村人均收入达到4100多元。(杨远帆 李速 安然)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