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妹在照顾五叔公郑正善
核心提示:陈娟妹是个吃苦耐劳的农村妇女。近50年来,她默默无闻地操持劳作,不仅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服侍残疾的年老亲戚,这一孝亲敬老的感人事迹在乡里被传为佳话。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6日讯(本网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张尚瑶 文/图)9月22日,风狂雨骤。天刚蒙蒙亮,屏南县代溪镇洋头村58岁的陈娟妹,匆匆扒几口饭,就撑起雨伞,紧抱饭篮,沿着泥泞巷道来到村北旧厝。她拭去脸上雨水,推开门,走到床前,伸手把瘫痪在床的一位老人扶直身子。“五叔公,吃饭了。”陈娟妹拧干热毛巾,细细地把老人的脸、颈擦拭一遍,再端出冒着热气的饭菜,一口口喂到他嘴里。随后,陈娟妹又给老人盖上被子,聊了会儿天,这才放心地离开。
陈娟妹是郑家六兄弟的大媳妇,她侍候的老人是87岁的五叔公郑正善。在郑家生活的45年日子里,陈娟妹先后服侍残疾的二伯公、四叔公、五叔公和公公、婆婆。由于劳累,她的双鬓很早发白。
13岁时,陈娟妹迈进郑家大门,成了郑家长子郑新惠的童养媳。“当时,我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捡猪草、兔草,喂猪、喂兔,洗衣做饭;给二伯公、四叔公、五叔公端茶送饭、端屎倒尿,冬天还要给他们取炭压火笼取暖、烤干衣被;帮助婆婆照顾一家人饮食起居。”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陈娟妹勤劳肯干,给这个贫困的大家庭带来转机。老二、老三和老六外出当兵,老四考上师范学校,陈娟妹又为弟弟们张罗起婚事。1980年,陈娟妹牵线之下,郑家老二、老三相继成家立业,陈娟妹和妯娌林丽珍、韦彩珍开始分工照顾几位老人。
在三位妯娌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双目失明的二伯公活到65岁;偏瘫的四叔公活到86岁;卧病在床的公公、婆婆都活到83岁高龄。现在,五叔公郑正善除了耳朵有点背,吃得好、睡得香,“没有陈娟妹的照顾,我早就不在人世了!”郑正善老人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家有老人是块宝,五叔公是唯一健在的长辈,照顾他是我应尽的责任。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老人先吃,即使在新惠当民办教师只拿14元工资的紧巴巴日子里,我们也是如此。”陈娟妹掏出心里话。
“为了照顾家中3位残疾老人,新惠从小就帮忙干活,不慎左眼被刺瞎。为减轻我的负担,他不得不提前离开挚爱的讲台。二弟15岁就辍学种田,三弟从未上过学堂,文化最高的老六,也只读完高中。四弟、五弟只能做上门女婿。家事操劳,弟妹彩珍弱不禁风,长年照顾四叔的丽珍46岁就过世了……”说起伤痛往事,陈娟妹泪眼婆娑。
“百善孝为先,照顾3位残疾叔伯,我们无怨无悔。”陈娟妹说。上行下效,陈娟妹孝亲敬老的美德在这个36口人的大家族绵绵传承。现在,郑家有8人在外工作,4人考上大学本科。逢年过节,郑家兄弟或寄钱寄物、或直接提着礼物回家看望五叔公。侄孙、侄孙女回家时,一定携儿带女,把老人喜欢的水果、点心,送到床前。
陈娟妹孝亲敬老美德在四乡八里传为佳话。村党支部书记谢连武说:“在陈娟妹孝亲事迹感召下,十几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虐待老人事件。村里人人讲文明,人人讲孝亲,蔚然成风。洋头村被评为县文明村,陈娟妹立了头功。”
陈娟妹孝老敬老美德获得社会广泛认同。去年,陈娟妹家庭被评为宁德市五好文明家庭。今年,陈娟妹被推荐为宁德市首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候选人。1月13日,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民政部、教育部、广电总局、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联合主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陈娟妹被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
(本文参加“建设和谐家庭”征文)
- 2009-11-05好军嫂,为家撑起一片天
- 2009-11-04让爱常驻家中
- 2009-11-03爱,让脑瘫儿“站”起
- 2009-11-02苦蔓结出甜蜜果
- 2009-10-30善良与宽厚,缝合了破碎的家
- 2009-11-05中国网络媒体2008年度新闻风云榜
- 2009-10-29军功章有妻子的一半
- 2009-10-28绿色大侠的绿色家庭
- 2009-10-27事业与家庭:一个都不能少
- 2009-10-2617年守候,唤醒植物人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