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专题>海峡西岸经济区全记录>四求先行大讨论> 正文
福鼎种粮大户郑友银:有责任在种粮上先行
虽已是初冬,记者前往福鼎市店下镇寺前村采访时,农民郑友银还在地里忙碌。“今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高于往年!”郑友银说着话儿,边擦汗珠边向记者走来。郑友银是村里的种粮大户,他租了50亩地,轮种早季水稻、晚季水稻及蚕豆,年净收入近10万元。原先,郑友银在村里住的是砖木结构房;2007年,举家搬进镇里,新房高5层,总造价26万元。当地群众形象地说郑友银是:挽起裤腿插秧苗,关起门来数钞票。
“种田不用交税还有补贴,是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在郑友银靠种田“种出”的豪华新楼里,他聊起了“种粮经”。他说,规模种粮能致富,不仅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还因为政府部门帮助解决了技术和市场问题。
郑友银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科技种田、共同致富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现代农民所迫切要做的。省委提出的“四求先行”,也必将引领农民走进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天地,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让土地“活起来”,是郑友银的头条“种粮经”。“种田没技术,有力也白出。依靠科技致富已成为我们的共识。”郑友银种的稻谷,极少发生病虫害。当地群众说,郑友银3亩地可以生产出4亩粮食。
这两年来,在政府农机补助优惠政策鼓励下,老郑投入近10万元资金,购买了耕地机、收割机、抽水机、拖拉机等农机具。“国家最近又决定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让我更有信心承包更多的稻田!”郑友银准备明年再租30亩地种粮。他说:“我和乡亲们虽说是‘乡巴佬’,但也有责任在种粮上先行,在农田里创新、创造、创业。”(2008年11月26日)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