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在这篇文章中,记者用朴实的笔触,记下了驻扎彭州7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在福建对口支援彭州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这件大事上,省领导的关心与牵挂、援建者的牺牲与奉献、当地干部群众的配合与支持;进一步了解到,彭州这片灾后满目疮痍的土地,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本报驻扎彭州的记者,为彭州的变化快乐着的心情。
这是一种崇高的快乐。这种快乐,源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面对国家与民族的大灾大难,全国同胞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作为主导社会舆论的党报,尤其应当具备这样的精神和责任感。“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本报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派出2批记者,深入灾区第一线,冒着危险发回大量抗震救灾的报道;去年6月,省委宣传部决定在彭州建立记者站,及时报道对口援建消息,本报的两名记者在第一时间抛家舍口赶赴彭州,如今还在那里坚守。
诚如记者在本文中写到的:“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搞好新闻工作才是硬道理。”“作为新闻工作者,这样的经历一辈子可能只有这一次了,多付出一些又何妨?”的确,福建日报创刊近60年,至今尚保持着蓬勃的朝气,明快的锐气,靠的就是一代代报人的这种奉献精神。
请大家看看《我们始终在一起》。
跟许多援建者一样,现在离开彭州,就如当初离开福建一样难舍。
来彭州7个多月了,从陌生到熟悉,有许多人和事总牵挂在心头,这里,已然是心中的第二故乡了。
“5·12”大地震后,中央决定福建对口支援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去年6月16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了这项重要工作,10天内全省各方援建人员即奔赴彭州,6月27日晚,全体援建人员在省前指简陋的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
就在这一天,作为福建新闻媒体驻彭州记者站的记者,我和张杰与福建电视台的3位同仁到达彭州。从此,我们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彭州大地上点滴变化,见证着援建的每一件大事,亲历着每一个感人的时刻。
- 2009-01-29在彭州工地上的龙岩援建人员
- 2009-01-26福建省对口支援彭州援建者节假日仍坚守岗位
- 2009-01-26我省援建者节日坚守岗位
春节期间,我省对口支援彭州市的各项援建工作不停顿... - 2009-02-06彭州灾区盛开“刺桐花”
- 2009-01-31彭州前方报道:为了大桥早通车
- 2009-02-03莆田援建人员:过彭州大年 度援建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