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门禁为何总遭吐槽?
2024-04-30 11:39:06 来源: 责任编辑:王倩倩 我来说两句 |
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学校、企业和小区门禁系统中。不过,人脸识别系统偶尔“认错人”,也给使用者带来不少烦恼。 “白天我戴口罩出去,经常会把我随机识别成其他人,有时候甚至能刷出来四五个不同的名字。”大学生唐锦向央视网《新闻+》记者吐槽学校宿舍的门禁系统,“从宿舍外面进入楼里时,由于逆光的原因,有时候也会将我识别成其他人。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就在刚刚,我进宿舍时又把我识别成没见过的一个名字。” 唐锦介绍,这套人脸识别系统是学校安装用来查寝、查课的。但是,她认为这种频繁出错的系统没办法避免漏洞:“被我刷出来的陌生同学,在系统上也会显示出宿舍或者回宿舍了。感觉挺不靠谱,像‘人工智障’一样。”在上课高峰期,它有时还会导致学生们拥堵在门禁口,很长时间无法通行。 “被卡在门外真的会很烦恼。”另一所高校的学生温源源向央视网《新闻+》记者表示。有一次,温源源下课后买了饭回寝室,手上抱着好多书,却被卡在门口,只能请周围热心的同学帮忙扫脸。为此,她重新上传了很多次照片,但还是经常被门禁挡住。 “整体来看,我国在人脸识别应用上的确更为广泛,应用率很高。”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刘成分析。刘成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名为《“刷脸”治理的应用场景与风险防范》的论文。他向央视网《新闻+》记者表示:“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通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门禁卡、身份证件或钥匙等,人脸识别系统只需面部识别即可通行,确实会提高通行的效率和便捷性,尤其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比如学校、企业、公交站点或者小区等。” 不过,刘成表示,人脸识别技术也有识别错误的情况。“刷脸门禁经常认错人,可能是由于算法还不够成熟,无法准确识别面部特征,或者硬件设备不够先进,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导致的。”刘成解释,“门禁摄像头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太阳光照、遮挡以及人脸位置偏移,都会影响识别的准确性。门禁设备比较老旧,摄像头运行不好,拍不到面部关键信息,也是影响准确度的因素。” 刘成表示,整体上看,刷脸识别准确的情况要远远多于识别误差。“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在95%以上。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度还会越来越高。”刘成解释,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的是个体生物特征,每个人的脸部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容易被模仿或盗用。因此,相比于密码或者卡片等传统方式,人脸识别的安全性更高。 如果遇到门禁识别不准的情况,刘成建议及时向运维人员反馈,在后台重新录入照片。“人工智能是通过量的积累来学习的,你提供的样本越多,使用次数越多,它的识别率就会越高。”刘成解释。 人脸识别门禁,数据安全谁来保证? 相比于识别出错、通行不方便这些小烦恼,人脸识别门禁采集的数据能否被安全使用,是不少网友担心的更重要问题。 木仁曾在社交媒体发文,坚决反对社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我拒绝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尤其侵入私人领域。”她向央视网《新闻+》记者表示。作为一名IT行业工作者,木仁认为小区居民楼的刷脸系统关联了个人行踪信息与楼栋地址。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不仅会有针对个人的精准广告营销投放,同时也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导致人身风险。 木仁介绍,居民楼安装刷脸门禁时,“没有征求过居民的意见,是社区直接推广的,我知道的时候已经装上了”。 “人脸识别门禁的风险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当前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刘成介绍,“人脸识别系统涉及大量个人面部数据的收集和存储,直接与我们的身份信息、活动轨迹、移动支付等相关联。如果这些数据没有得到充分保护,严重的可能导致银行存款被盗刷,甚至引发敲诈勒索、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更好地应对刷脸门禁存在的风险,刘成认为应当减少人脸识别技术的非必要使用。“很多社区需要反思,如果平时人流量不是特别大,对通行速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通过其他验证方式完全可以正常运行,为什么一定要用人脸识别技术?”刘成表示,“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一些更细致的使用门槛要求,规定在一些必要的场景之下可以用,非必要的场景之下就尽量不要使用。” 另一方面,刘成表示,使用人脸识别门禁应该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技术提供方应该只收集和使用必要的个人面部数据,并及时删除无关数据,以减少数据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第四条规定,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唐锦、温源源、木仁皆为化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