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打出组合拳 金融“稳楼市”力度升级
2022-12-02 16:16:0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倩倩 我来说两句 |
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地观察 政策打出组合拳 金融“稳楼市”力度升级 近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接连发布多项政策,旨在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伴随着政策落地,从银行接连与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授信额度,到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作为第二、第三支箭同步开始发力,金融“稳楼市”力度不断升级。 多银行与房企密集签约 建立区域优质房企“白名单”;对于暂时遇困房企存量开发贷款给予展期等安排;优化和扩大现有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模式适用范围……近期,多家银行一方面做好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另一方面深化对房企的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 六大行近日接连与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合计超万亿元。签约对象包括万科集团、美的置业、中海发展、华润置地、龙湖集团、金地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房企。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亦为房企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中信银行日前分别与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等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兴业银行与10家房地产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计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4400亿元;杭州银行启动与绿城中国、滨江集团、杭房集团等房企的战略合作,意向性授信额度超200亿元。 银行的举措正是落实日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精神。“近期出台的《通知》从供需两侧入手提振房地产市场,一方面,给予房企合理的资金支持,确保供给端正常运转,住房供给维持在合理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更多具有合理需求,如刚需和改善性需求的居民入市购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 “保交楼”金融服务深入推进 在银行信贷支持中,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也是当下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措施,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加快建设交付,而此次新发布的《通知》指出,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配套融资支持。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截至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资金投入带动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有效促进了项目建设交付。 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也已经行动起来。工商银行靠前对接专项借款安排,积极探索“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在任务较重的某中部大省,已对接项目超过30个。 11月25日,重庆三峡银行发放1亿元固定资产贷款,用于支付某出险地产企业未完工项目收购款,推动项目建设交付,这意味着重庆市首笔“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贷款正式落地。 “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有助于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加快建设交付。商业银行作为最为重要的资金提供方,提供‘保交楼’融资支持能够尽快推动项目完工,切实保护购房者利益,但也要做好相应的项目甄别及风险防范工作。”梁斯表示。 第二、第三支箭全面发力 金融“稳楼市”,除了“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外,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作为第二、第三支箭也开始发力。 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日前延期并扩容政策实施。据交易商协会网站此前消息,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三家企业发行20亿元、15亿元、12亿元中期票据,后续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持续增信发债服务。 11月28日,证监会调整优化涉房企五项股权融资措施,具体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进一步发挥REITs盘活房企存量资产作用以及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用。 11月29日晚间,福星股份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拟用于公司房地产项目开发。世茂股份也发布了一则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提示性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定增募资,拟用于公司“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偿还部分公开市场债务本息以及符合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要求的补充流动资金等。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供给侧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松绑层层突破,工具全面、力度积极,有助于行业信用端困难纾解和流动性整体优化,对于短期提振市场信心和中长期促进基本面企稳均有助益。(记者 张莫 向家莹)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