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呵护历史文脉 增进民生福祉
2024-03-20 09:19:43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为保护学校用地立法 有效解决教育痛点 近日,一则关于集美区高新学校未来将建在软件园三期片区的消息,让夫妻二人都在软件园三期上班的钟女士兴奋不已。“如果对标市里高新学校的标准,我家孩子是有资格在集美区高新学校读书的。”钟女士兴奋地对记者说,感恩厦门对教育的重视,能在软件园三期批地建学校,给很多像她这样家庭的子女就学带来希望。 提到批地建学校,不能不提这部法规:《厦门经济特区学校用地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是因为这部法规创造性地提出以人口规模规划配置学校的具体标准及生均用地定额指标,并首次明确学校用地规划、审批、建设、使用、处罚等方面的程序和要求,为学校资源整合、配套建设、用地保护方面实施监督、指导、控制等提供了制度保障。 据市教育局副局长吴雪慧介绍,作为全国最早的一部地方性学校用地保护法规,该规定于1995年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实施,在实施十年后,2005年开始启动修订工作,并于2009年审议通过。“规定实施近三十年以来,厦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规定要求,带来教育事业发展量和质的双提升。”吴雪慧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从1995年的820所增加到2023年的1402所;在校生规模从1995年的27.3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112.4万人;学校用地总面积从389.7公顷增加到2835.2公顷,成效显著。 得益于该法规的保驾护航,过去十年间,厦门进一步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近年来,厦门还先后编制了《厦门市本岛中小学专项规划》《厦门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等7部学校布局规划,全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与片区开发同步配套建设,极大地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 立法兜底民生底线 护航百姓美好生活 虽然智能手机玩不转,家住松柏公园附近的王大爷一点也不用担心去医院看病时挂不上号,如今,厦门的医院都为市民提供一定数量的现场号源;而家住厦门火炬高新区附近的李阿姨,因报上区里老年大学的课程,最近心情特别好,一想到能在老年大学里和一群姐妹学舞蹈,心里就乐开了花……这些美好生活场景的背后,是厦门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切,持续加强社会民生立法的生动侧影,厦门通过立法兜底民生事业底线,努力做到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以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据悉,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厦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强化保障促进措施,围绕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发展养老事业、社会优待、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设计,两次制定《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同时,还首次在立法中对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作出系统规定。 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口老龄化形势持续加深的背景下,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学习型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厦门老年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首创先行,制定福建省首部老年教育地方法规《厦门经济特区老年教育规定》,通过“小切口”立法,聚焦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和工作保障立法,着重解决厦门在开展老年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为推动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民生关切远不止于此,为此,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如制定《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厦门经济特区基层卫生服务条例》《厦门经济特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条例》《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等,从小切口入手立法,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大问题。 声音 ●陈辉杰(鼓浪屿管委会文保处处长):《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颁布是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鼓浪屿申遗成功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再度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法治支撑。法规着力于总结申遗成功经验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方法,着力于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于促进鼓浪屿历史文脉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有益探索。这部“有牙齿”“有温度”的法规将有利于推动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再上新台阶,促进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吴雪慧(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1995年8月9日,厦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厦门经济特区学校用地保护规定》,这是全国最早的一部地方性学校用地保护法规。该法规充分体现了厦门市牢记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职责使命,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高起点、强保障推动厦门教育优先发展、跨越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未来,市教育局将以《厦门经济特区学校用地保护规定》为抓手,全力推动厦门教育事业实现更好、更快、更强发展,为教育强市做好保障、贡献力量。 ●苏国强(厦门市人大代表):开展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立法的议案,由我领衔在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该法规从草案的提出到征求意见、最后的上会审议、出台,均是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进行。《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2023年8月施行后,截至年末,在斑马线的道路交通事故下降36%,死亡人数下降40%,伤亡人数下降29%,起到显著的效果。市人大立法具有人民性、及时性的特点,切实做到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同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现行有效的135部法规和法规性决定中,有18部法规是全国首创,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对促进厦门经济发展、环境的提升、文明的彰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