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时政> 正文

人海和谐共生共荣——城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厦门实践

2024-02-29 09:23:18作者:来源: 光明日报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生态“修复师”绘就物种保护“新图景”

调研组走进厦门市环东海域东北角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远眺,海滩上水鸟三五成群;近岸,连片红树林高低错落。曾经,这里是遍布废旧养殖设施和建筑废弃物的滩涂,如今已成为红树林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板”。

这一切的变化始于2005年。受厦门市政府的委托,以“中国红树林之父”厦门大学林鹏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开辟了试验林。

为了让红树林“扎根”于此,科研人员小心地呵护着“娇气”的红树林,挑选树种、人工驯化、试验栽培……发明的“筷子苗”专利技术,将幼苗成活率提高至90%以上。

“厦门一带的红树林品种较为单一,难以抵抗病虫害。”作为林鹏院士的第一位研究生,78岁的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昌义见证了下潭尾红树林的“重生”。“目前红树林面积达85公顷,形成‘绿色缓冲带’,成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天然生态屏障。”

在下潭尾火炬大桥一旁,一组由爱心和五角星元素构成的图案向海上延展开来,这幅由红树林勾勒的作品,自空中俯瞰,蔚为壮观。这幅盛景的背后是卢昌义团队的浪漫情怀。

“不同种类红树植物的生长速度、外观颜色不一样。利用这些差异,穿插种植,就勾勒出了眼前的图案。”卢昌义向调研组介绍,他将这幅以红树林绘制的作品,命名为“我爱中国”。

水里,鱼虾游弋;滩涂上,米氏耳螺、招潮蟹、弹涂鱼等底栖生物安家落户。一棵红树就像一座楼房,从楼顶天台到地下室,生活着大大小小各类生命。“红树林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保护地,有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杨盛昌告诉调研组,通过生态修复,公园内的鱼类、贝类、虾蟹类物种数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生物量分别提高2.99倍、4.76倍和1.19倍。“林—滩—海”生命共同体和红树林生态屏障愈加稳固,海岸带生态活力与韧性不断增强。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着“中国最美小鸟”之称的栗喉蜂虎,每年4月至10月从炎热的东南亚来到风景优美的厦门,在砂质的岩壁上用嘴和利爪掘洞为巢,避暑繁衍。

自2010年,首次观测到它们的踪影后,厦门市政府在寸土寸金的城中心设立了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确保这群“美丽精灵”能顺利栖息繁衍。

数据显示,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栗喉蜂虎数量稳中有升,2023年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五缘湾湿地觅食区在栗喉蜂虎迁徙前可观测到3000只以上。这片城中保护区,已成为鸟类天堂。

“是白海豚!”一声惊呼迅速吸引了调研组的注意,沿海岸线一路向西,只见距离船身左侧约50米处,一个粉白色身影略微探出海面,又迅速向下沉去。

中华白海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在厦门湾见到中华白海豚并不是“偶遇”,而是鹭岛儿女久久为功,修复海洋生态、保护濒危海洋物种的“必然结果”。

由于对栖息地环境要求严苛,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状况成为衡量地方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过去,无序的人类活动给脆弱的中华白海豚造成严重威胁。

保护“海洋精灵”刻不容缓!厦门市出台首个中华白海豚地方性法规,建立我国首个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实施部分海域禁捕规定,每年开展增殖放流、着力恢复海洋生态链……

“现在整个白海豚的生存环境比以前有明显改善。”厦门市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蔡立波表示,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的种群数量逐步增多,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60头增加到如今的80多头,厦门也成为全国唯一在城区就能看见中华白海豚的城市。

生态“好颜值”赋能发展“好价值”

清晨,驱车沿状元山盘绕211道弯,漫山茶园郁郁葱葱,调研组来到了军营村。这里常年浸沐在云山雾海里,素有“高山村”之称。

据曾任军营村村委会主任的高泉国回忆,作为厦门最偏远的小山村,“山上不见树,粥里不见米”,一度是村里的真实写照,人均年收入只有200多元。

把时间的指针拨向2024年,如今的军营村已“华丽转身”,幸福的密码就藏在“山上戴帽,山下开发”里。

1986年,习近平同志经过细致调研,针对山区村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

山上,种树造林,把“帽子”戴起来。

“这一片树林,都是我27年前种下的,你瞧,现在长得多壮实!”高泉辉是军营村最早参与封山造林的村民之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远处青山苍莽。“树种起来,涵养了水源,还能在台风来临时巩固土层,茶树长得更好啦!”

山下,种茶种果,把开发搞起来。

军营村建起了茶叶加工厂,从种植采摘、炒茶加工到包装运输,全链条可以在村内完成。此外,还生态化改造了6500多亩老茶园,更新优质品种,打造有机、绿色、生态、环保优势。

如今,层层叠翠的茶园梯田、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居、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使得军营村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村里人纷纷开起了农家乐。调研组了解到,当前,全村开办了70多家民宿,2023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人均年收入达到4.5万元。

“守护好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军营村党总支书记高泉伟不禁感叹。

军营村是厦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放松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个缩影,可以窥见整个厦门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以“见缝插绿”代替“见缝插楼”——寸土寸金的厦门,在大公园里雕琢起“口袋公园”“袖珍公园”,市区居民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做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让百姓养神养肺、养眼养心。

将“垃圾海平面”变为“滨海浪漫线”——在环东海域的生态修复上,厦门通山连海打造山海绿色通廊,进一步改善海域和岸线生态景观,完美融合山景、湖景、海景,让近者悦、远者来。

从筼筜湖治理开始,厦门用科技手段赋能生态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

用“海上美容师”维护岸线“高颜值”——厦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等科研智库优势,建设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通过动画模拟出当日海漂垃圾的漂移轨迹,对海漂垃圾的规模和分布进行预测预报,并给出拦截建议和收集建议。

“我们将265公里的海岸线划为62个重点岸段,确保整个厦门海漂垃圾日产日清、水清岸净。”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秋茹说。

以给水质做“CT”代替拍“胸透”——第三海洋研究所搭建仪器共享平台,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记录碳、氧、硫等生源要素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传递过程,可有效应用于确定污染物来源,助力雨污分流与地下排污管网改造,为环境生态修复过程中物质循环研究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眼下,新一轮治理正在进行——实施管网正本清源改造,努力实现“污水入厂、清水入河”目标;构建排水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一户一码”“管网一张图”;扩容海水泵站调水能力,让水体循环动力更足……

生态环境的“高颜值”,给厦门带来了经济增长的“高价值”——筼筜湖片区已“腾笼换鸟”,引进大批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企业,成为厦门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马銮湾以智慧产业、生命健康、商务文旅、现代物流为代表的四大产业链逐渐形成,吸引一大批生态环境友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化项目落地;同安湾,高新企业扎堆入驻,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孵化聚集区,累计注册各类企业超过1600家……

生态筑底,厦门高质量发展成绩单更加亮眼:2023年,厦门市经济总量超8066亿元;进出口总值超9470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国增速2.5个百分点。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