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教育> 正文

如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了解升级版湖里教育

2023-12-10 09:56:33作者: 佘峥来源: 厦门网责任编辑: 刘玮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湖里区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兴趣班。(记者 林铭鸿 摄)

湖里区启动老校微更新,让学校变得更美更舒适更安全。图为乌石浦小学。(记者 林铭鸿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 本版图/湖里区教育局 提供(除署名外)六年前,在儿子即将要上小学时,年女士把户口迁回湖里,准备上家门口的学校。她的朋友很吃惊,他们认为她有更好的选择。

不过,年女士认为,朋友们之所以大惊小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湖里教育实际上是“宝”——她的孩子在湖里区读了三年幼儿园后,她获得信心。

年女士的孩子现在是湖里区六年级学生,她昨天说:她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她的“不后悔”的理由很零散,看起来也都是小事,比如说,学校在校门口设有一个阅读亭,放学等父母接送时,一些孩子可选择坐在那边看书。有一天,年女士去接孩子,发现阅读亭的灯光不够亮,她随即向学校提出建议。第二天,阅读亭灯换了。

还譬如说,六年前,为方便像年女士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学校提供午间的课后服务。但是,年女士的儿子没有午睡的习惯。年女士小心翼翼向老师提出建议:能不能允许孩子不午睡,静悄悄看书?

老师拒绝了。年女士表示理解:破个例开绿灯,可能意味着午睡规则的瓦解。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小男孩还是没能培养睡意。年女士只好又跟老师商量。这次老师同意了——看到班级有些孩子也有这种需求,老师改变了规则。

有很多指标可以衡量湖里区如何办好家门口每所学校,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年女士的回归和这些零碎的小事,却从一个家长角度,给出更具象的答案。湖里区委区政府有句口头禅:老百姓家门口都有好学校,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有时候,像年女士这样的微观角度更真实、生动,今天,我们从一些微观的角度,来认识新湖里教育,它的背后是在厦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湖里区追求义务教育优质而均衡地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懈努力。

公办校上新

八万名师生的“丰收节”

背后:去年“上新”六所公办校创纪录

去年秋季开学,湖里教育迎来“丰收”——一口气“上新”六所公办校,新增公办学位约8490个。

六所新学校的开办仪式整整花了半天时间,投资更是近9亿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创湖里区历年来教育建设规模之最,这让人充满了成就感。有人在现场高声说:“今天是湖里八万余名师生的丰收节!”

六所新建学校都在湖里城区寸土寸金的区域,其中南山实验学校位于湖里老城区,尚文实验学校位于忠仑公园附近,位于仙岳路旁的禾山中学是改扩建的——比原来增加了近一倍的面积,改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当年新建的六所公办校,特别是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对湖里教育的意义非同寻常——除了扫除湖里教育布点的盲区,有效分流解决热点片区的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更增强了湖里区教育优质均衡的趋势。

这其实只是湖里区近年新办学校的一部分,单是“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湖里区就新建公办校12所(含3所中小学、8所幼儿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新增公办学位8190个。

这些数字的背后,充分证明了教育在历届区委区政府心中的地位。湖里区委区政府把“好的地块、优的资源、最大的投入”用在教育上。单是2022年,湖里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16.82亿元,年增长率为7.78%,占民生支出的29.25%,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11.21亿元,年增长率为10.66%。

还可以从“降温”来认识教育在湖里的地位。2020年,湖里区率先全市提出实施清凉工程——“计划到2022年,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教室均装有空调的目标,26℃教室全覆盖”。

当时,越来越热的天气使湖里区迅速推进这一计划。其实,学校安装空调,不是难在买空调,而是装空调:不少学校要进行原有线路改造及用电扩容,这才是大工程。

湖里区要求财政、供电、采购等相关部门,一起投入“清凉大会战”。

2021年夏天,湖里区215所公民办幼儿园、51所公民办中小学提前全部装上空调。

教育集团

湖里实小的“二宝”

背后:集团化办学模式让好学校越来越多

两年前,湖里实验小学有了“二宝”——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挂上“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附小校区”的牌子。

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湖里实验小学为龙头学校,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成为湖里实小教育集团的一个校区。

这是湖里区首个教育集团,不过,它成立时,一度让不少人疑惑:这是教育要产业化了吗?

这是误解。事实上,湖里区成立教育集团的想法很单纯:老百姓都想在家门口上名校,但是,现实还是有些落差,还是有些学校无法达到要求。如果沿用现在的办学模式,普通学校要在短时间实现蜕变,不借助外力,是不大可能的。

湖里区成立教育集团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家门口学校成为好学校的进度,以优质品牌学校为领头组建办学集团,带动区域内普通学校和新建学校共同发展,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用大白话说,就是把优质学校好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复制“移植”到集团里的普通学校,让高品质学校遍地开花,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半年后,湖里区更多学校和湖里实验小学一样,有了“二宝” ,不过,“家庭”组织不一样——湖里区的教育集团分为两类:一类是组建“核心校+提升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除了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还有厦门金安教育集团“金安小学+吕岭小学”;湖里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湖里中心小学+东渡第二小学”;华昌教育集团“华昌小学+天安小学”。第二类是“核心校+新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金尚教育集团“金尚中学+尚文实验学校”和南山教育集团“厦门第三中学+南山实验学校”,就是这类性质。

当然,教育集团并不是湖里的首创,但是,现在看来,湖里区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创办路径和模式,例如,只设一个总校长,总校长被赋予很多办学自主权,包括人事、财务;总校长有调配集团学校老师人事权利,只要报区教育局备案就可以。

换句话说,湖里的教育集团有别于常见的小片区管理模式,小片区管理是隔着学校校门进行各种交流,但是,教育集团相当于“拆”了学校墙壁,让集团里的学校无缝对接。

湖里实验小学校长汤丽莹说,这一“拆”,也“拆除”了家长的焦虑——以前湖里实小溢出生源派往附小,不少家长有顾虑。

当然,这不仅是挂上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牌子,汤丽莹说,两个校区的师资、课程、教研、活动、评价等,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开展工作。

湖里区教育局说,两所学校不可能完全一样,我们主张学校的办学特色还应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学位是为了解决“有学上”,教育集团最终是为了解决“上好学”。

民办校提质

“单刀赴会”的德育主任

背后:公办民办学校“1+N”结对

两年前,厦门三中德育主任林志坚走进金尚路林后社的湖里区博林民办学校(简称“博林学校”)——在博林学校和厦门三中建立结对关系,林志坚被派到博林学校,代表学校为民办校“把脉开方”。

林志坚是湖里区当年派出帮扶的八位中层干部之一,每所民办学校一位。当年,湖里区启动民办学校提质工程——采用公办民办学校“1+N”帮扶模式,区教育局从公办学校指派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到民办学校蹲点帮扶。

这里有个背景,由于历史原因,湖里区的民办学校基本上都是“老破小”,与此同时,湖里区有不少城乡接合部,房租相对便宜,因此在这些民办校里,聚集一大批外来人口,这两个因素叠加,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个挑战。

湖里区认为,在民办校学习的外来娃,都是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也要尽可能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

此次民办校提质工程,是亲密型帮扶——公办学校在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教育资源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全方位的扶持。在博林学校,对于林志坚,起初,有的老师有点紧张:“他是不是来挑刺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终于放下心来:“林老师是真心来帮我们的!”

在林志坚等人出发到民办学校驻点时,有人形容他们是“单刀赴会”,事实上,他们背后有强大支撑。

以林志坚为例,他每周回学校向校长汇报博林学校的近况,探讨学校管理问题。两校的亲密无间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三中老师到博林学校开展同课异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名师授课等活动,同时,加强对博林学校常规检查和听课学习以及教案作业检查等。开学初,三中的军训团队免费为博林学校新生开展军训拓展活动,甚至三中食堂的师傅对博林学校食堂的师傅都进行了手把手培训……

现在看来,这轮公办民办学校结对还有一个好处,公办学校联络人为民办学校带去了资源。林志坚时任湖里区政协委员、民盟厦门三中支部主委。他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平台,帮博林学校解决了几个难题,比如说,隔壁民宅天台上有间废弃的铁皮房,有安全隐患,被顺利拆除。

更多的支持力量源源不断加入这所民办学校:湖里区市政园林局与学校共建,在操场边种下黄花槐等树木;共建单位民盟厦门市委会近期帮助改造教室灯光;湖里消防大队和枋湖社区分别为学校派来消防教官、送来灭火器……

公办民办学校“1+N”结对,把民办学校办出新高度。与此同时,湖里区还通过民办学校年检、绩效考核、小片区管理、公民办结对等创新举措,促进民办学校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缩小公办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现在,湖里区已有7所民办学校已全面提升办学条件,6所民办学校升级为一级民办学校。

课后服务

从趴着睡到躺着睡的孩子

背后:破解“双减”后的难题

去年夏天,陈女士把二宝送到新开办的尚文实验学校,她意外得知:这是一所有午休床的公办学校。

新生报到第一天,班主任骄傲地向又惊又喜的家长展示教室的秘密“武器”——午休床藏在教室三面墙的储物柜中,午休时,学生们先把课桌椅挪动到教室中心,再把隐藏在储物柜里的床拉出来,教室秒变午休室。

厦门金尚教育集团总校长林洲辉说,新学校一到三年级,都有这样的午休床,每个班级有36个,基本上能满足学生需求。

对于陈女士来说,湖里教育的变化是从大宝趴着睡到二宝躺着睡。事实上,午休床是湖里教育破解“双减”后教育面临的难题做出的尝试,即提供有质量的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推行时,曾经引发畏难情绪。从现在看,在这件事上,湖里区拿出最大诚意,在全市率先实现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下午课后服务的全覆盖。

帮着家长带孩子,湖里区是真心实意的。2021年暑假,湖里区对学校食堂升级改造,秋季开学后,所有中小学都可以提供午餐午托,也是率先全市各区实现的。

不仅如此,有人形容,湖里区下午课后服务已经走向更高的水平——下午的课后服务,分为三大部分:基础托管、体育锻炼和兴趣小组,区教育局通过区青少年宫统一选聘课后延时特色服务授课社会教师,设置课程库,提供给学校选择。

湖里区青少年宫说,现在小学特色服务课程已有涵盖德、智、体、美、劳共84门课程,幼儿园课程包含健康、科学、艺术、语言、棋类等33门课程, 也就是说,湖里中小学的课后服务不只是做作业,还有丰富的兴趣班供学生选择。

校园微更新

透着温情的包子机

背后:有温度的教育提升大众满意度

丁敏健是湖里区蔡塘学校校长,蔡塘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000多名学生,七成是跟随父母到厦门务工的外来娃。

课后服务开始后,放学推迟了,家长们给丁敏健提了一个意见:在校时间太长了,能不能提供点心?但最好不要外面买,卫生不放心,能不能自己做?

丁敏健觉得有道理,蔡塘学校食堂的阿姨把任务扛下了,13位阿姨放弃中午休息,包了两个小时,总算包完4000多个包子。

课后服务还能吃上点心,孩子们很高兴。不过,只吃了三天包子,丁敏健到班级,已经有学生问他:能不能不要每天都吃肉包子?

食堂马上做出改进,开发了奶黄包、豆沙包,只不过新鲜了几天,家长又有意见了:孩子们又不愿意吃了。

丁敏健坦承,接到投诉时,他有点灰心:一方面,食堂阿姨中午没得休息,另一方面,家长又“步步紧逼”。

丁敏健说:“我甚至在想,干脆不要提供点心了。”但是,他换位思考下,觉得家长也不是无理取闹——谁架得住天天吃包子啊。

很快的,这位校长想到了包子机,操作包子机只需要3位阿姨,一个小时能包2000个包子。之后,他又添置了煎锅,这样可以开发新品种——煎包。

当然,煎包也不能天天吃,丁敏健说,现在学校食堂已经开发出25种点心,还有面线糊、咸稀饭。

某种角度看,从丁敏健的包子机,可以窥探湖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绩背后——归根到底,教育优质均衡其实是有温度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有看得见的硬件、质量,还要有温度可以温暖民心。

教育温度一直贯穿湖里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老校的“微更新改造”也是一个看点。新学校拔地而起的同时,湖里区还改造了老学校。这项工作始于2018年,当年湖里区启动了大规模的校园改造,主要以消除安全隐患、解决建筑设施老化,以及校园文化与学校整体风格不统一等为重点,为的是把学校变得更美、更舒适和安全。

今年暑假,在市教育局指导下,湖里区完成了37所学校共计56个项目的新一轮校园微更新,包含校园人车分流、卫生间改造、校园景观改造提升等内容。“焕新”后的学校不仅盘活了部分空间,还为教育教学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使校园整体环境和精神文化得到更新升级。

湖里区教育局说,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道路上发现,再难的事,只要用心用情,肯定有办法。每当解决一件事,教育事业就会前进一步。

留白的建筑

湖里区也追求校园品质的升级——学校整体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要基调,尝试多样化校园设计,还注意到了建筑的留白,给孩子去想象、去思考、去丰满。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如何以更高标准化的建设,践行更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的新命题,因为现代化学校建筑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支撑,这不但需要全面提高建设标准,更需要重构学校的建设理念。有时候,升级理念可能比加大投入更重要。

可以说,“学校建筑本身就在发生教育”的愿景,在湖里区的学校逐步变为实景。湖里区教育局教育发展督导评估事务中心主任俞晟锦说:“我们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美的,他们长大后,也会去追求和建设最美好的。”

数字

“十三五”(2016年-2020年)期间,湖里区就新建公办校12所(含3所中小学、8所幼儿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新增公办学位8190个。

2022年,湖里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16.82亿元,年增长率为7.78%,占民生支出的29.25%。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