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湖里模式” 百姓满意多方共赢
2023-10-23 08:28:07来源: 厦门日报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文化惠民“湖里模式” 百姓满意多方共赢 湖里区举行文化惠民活动总结座谈会,为办好“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凝心聚力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庄筱婧陆晓凤通讯员 徐淑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日前,湖里区文化惠民活动总结座谈会在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会上通报表扬了一批惠民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教师、优秀学员、优秀志愿者及爱心企业;对今年来文化惠民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复盘总结,对提升明年文化惠民活动精准把脉、集思广益。 今年上半年,湖里区深入辖区城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艺术协会等,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和需求;6月到10月,湖里区委宣传部牵头区直相关部门在全区开展“文化进万家·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惠民活动,通过“群众点单,艺术协会接单,政府买单,受众评单”等创新举措,走进全区48个社区、2个公益图书馆、1所民办学校,面向5至75周岁的市民群众提供13大文化艺术门类的2000多节公益文化培训课程,惠及5万余人次,把文化惠民工程办成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精品工程”。 湖里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推进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了解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真正把文化服务送到基层群众心坎上。 学有所获 5万余人次参与 课堂满意度达99.68% 从暑假到初秋,湖里区居民“充电”忙。“文化进万家·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惠民活动开辟线上、线下报名通道,线上报名通道启动不到10分钟,就有1200多位群众踊跃报名;少儿阅读与写作、广场舞、儿童画等热门科目,报名人数甚至超过原定名额的10倍。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惠及5万余人次,点亮了城区百姓的文化生活。 结课时,许多学员通过满意度调查小程序为活动打分、留言,共有2719名受众参与满意度调查,整体满意度高达99.68%。学员们纷纷表示,文化惠民活动让他们收获了技能,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生活。 不少小学员还萌发了作家梦、画家梦。“我家的多肉植物很奇特,叶子滑溜溜的,手指放在上面像坐滑梯……”在后埔公益图书馆的写作课上,一名小男孩观察入微,在给大自然的“笔记”中这样写道。朱淑秀老师读后夸赞,“你很有天赋,长大后说不定能成为作家!”就是这么一句鼓励,让这名城中村男孩非常高兴,也在他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孩子们萌发了梦想,“银发一族”也实现了愿望。“我喊上闺蜜们一起报名魏克丰老师的手机摄影课!”今年66岁的学员刘小青摆弄着手中的智能手机,她不仅学会了用手机内置的参考线构图,还熟练掌握Snapseed等修图App,成为朋友圈的摄影达人。 百姓真正学有所成,才是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在声乐、诵读、美术等课上,很多热爱文化和艺术、充满天赋的民间高手纷纷涌现。湖里区书法家协会将学生的课堂成果纳入暑期书法作品展览,作品大获好评,也吸纳了多名成员入会。协会主席庄德义感慨道:“文化进万家课堂成了艺术协会和团体挖掘人才的‘富矿’。” 人尽其才 9大协会百名老师 家门口免费教学 学生带乐器上课不稀奇,但您见过老师自己搬钢琴进课堂上课吗? 在湖里区,就有这么一位老师——负责声乐培训的兰新龙,他发现上课的场地缺少声乐教学用的钢琴,就把自己家的电钢琴搬到课堂。暑假的天气十分炎热,他常常忙得大汗淋漓,但看到学员们勤学苦练的样子,他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老师们的用心,也体现在备课上。湖里区作家协会的11位老师有个教研群。课前,他们制定好了教学模块、课程课纲、基本要求;课后,他们在群里踊跃交流教学心得。“你看,教写作阅读,我们是认真的!”刷着教研群的聊天记录,协会主席韩韵自豪地说。 耳熟能详的“名师大家”,在家门口免费开课,这是很多居民不敢想的事情。活动消息传开后,不少岛外的居民都跑来湖里区听课;一名四年级的男生听说他喜爱的杨秀晖老师来金海社区开课,就叮嘱爸爸一定要帮忙抢课;在高殿公益图书馆,甚至有外地的小朋友每周专程跑来“蹭课”,因为“这样的学习机会太宝贵了”…… 此次活动邀请了湖里区诵读协会、摄影家协会、武术协会等9大艺术协会的近百位优秀文艺工作者,其中不乏多位国家级、省级文学家、艺术家。“老师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将他们对文化艺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带入课堂,提升了大家对美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湖里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及时说。 活动拉近了文艺工作者与群众的距离,也坚定了他们“到人民中去”的信念。“我们协会来自社区,课堂让我们回到群众中去,在教书的同时挖掘人才,壮大艺术团体的人才队伍。”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协会会长张雅坤表示。 物尽其用 首创融合发展新模式 激活社区治理新引擎 “我每次都提前十来分钟到教室,但从来不是第一个——志愿者们总是早早来到教室,把空调开好,把设备调好,这些细节从来不落下。”刘小青回忆道。 开课前,社区细心了解课程报名情况,建好班级群,安排全程服务保障。兴隆、后坑等社区还暖心地准备了矿泉水、纸巾等;金安、高殿等社区制作许多引导牌和路线指引短视频,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感受到社区的热情服务,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更强了,和社区的关系也更紧密了。课前课后,学员和家长志愿者主动承担起“小助理”工作,协助课程和班级管理。课外,许多学员踊跃参与社区洁净家园行动、防台风志愿服务等活动,有的还“全家总动员”,携家带口地参与志愿活动。 活动如火如荼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也得到有效利用。如今,在园山社区、康晖社区等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百姓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有的志愿者每天都来帮忙整理图书、协助管理场所;有的搬来“茶桌仔”、书架,阅读学习、泡茶交流,拉近了邻里距离。活动点亮群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很好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作用。 湖里区首创“文化+服务+治理”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文化活动沟通协调的纽带作用,促进了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交流,激活社区治理新引擎。 【点击】 三个方面发力 推动文化惠民 走深走实 文化惠民是一项长期工程,贵在坚持。明年如何办得更好,覆盖面更广?未来,湖里区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持续推动文化惠民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群众性”。进一步扩大文化惠民活动的受益范围,优化课程设计、时段、时长、地点、服务保障等方面,做细做精“订单式”“菜单式”服务,更加充分满足百姓的多方位、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丰富“多样性”。结合闽台文化、侨乡文化等独特优势,下一步推出王船、剪纸、答嘴鼓等非遗文化培训项目;用好红色文化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参学、研学;增设科普、健康养生、运动健身等课程项目,回应百姓期盼。 三是增强“联动性”。探索建立“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百姓受益”新机制,鼓励高校院所、文艺院团、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参与,促进文化惠民活动提质增效,打好文化惠民“组合拳”。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