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奏响农业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2023-09-26 08:54:54来源: 厦门日报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奏响农业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厦门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厦门持续引进、研发优良品种,促农业增效。图为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资料图/记者 张奇辉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珺)秋日的阳光穿过薄薄的云层,落进厦门的村庄、田野、车间、厂房。 沾着泥土露水的新鲜蔬菜,经过气泡水浴清洗从同安装车,发往果蔬批发市场,即将在午餐时分端上餐桌;在全自动生产线完成无菌袋装的鱼丸、蟹棒,已经打包,全程冷链从海沧发往北京、上海、广东;三秀山脚下的种苗大棚内,新培育的水叶菜种子状态不错,有望成为下一个爆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当前,循着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指引,厦门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坚持科技创新、品牌引领,深化两岸融合,持续助力农业产业链拓展延伸,以兴旺的产业发展态势全面夯实农村发展之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奏响产业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提质增效 高附加值农业助农增收 清晨,趁着太阳还不烈,厦门御蔬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泓达钻进大棚,观察新种植的御蔬1号油菜长势——再过四十多天的时间,这批精心培育的油菜新品种即将上市。 虽然新油菜的售价要比普通油菜每斤贵出几毛钱,但黄泓达对销量信心十足:“口感和营养要比普通油菜好出一大截,对于越来越追求品质生活的市民来说,贵的这几毛不是问题。” 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合作社已经从优质品种的引育上尝到了甜头。“青苹丝瓜、草莓番茄……我们种植的这些品种都比普通的售价高,但往往供不应求。按照每天四五千公斤的供应,一年下来你算算会给社员增收多少?”黄泓达笑着说。 通过科技创新育种,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对于农业土地面积不大的厦门来说,意义很大。在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厦门华泰五谷种苗有限公司也在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上快步向前:企业培育的甜玉米种子已经种植到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杜贵才介绍,像SBS903等品种,生育期大约85天,即可上市,“高产易种,皮薄无渣口感好是它的特色,连煮出来的玉米水都是甜滋滋的”。 除了高端品种的研发,厦门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产业融合等领域发力,通过财政的投入引导,确保种粮的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在集美区双岭村,千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已初显成效,整村的土地流转工作也为规模化种粮奠定基础。双岭村第一书记许才旺介绍,1039.26亩的高标准农田把原来零散的小田整合成为大田,方便现代机械设备统一作业和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预计两三年后,这一千多亩地可每年新增粮食产量5.45万公斤,每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9.4万元。”与此同时,村里还与市里国企合作,打造“稻梦空间+花海+田园风光”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深度挖掘休闲农业潜力。 “厦门农村土地资源有限,提升土地单位面积的效益,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规模化种植、科技化创新和三产融合的实践,都锚定一个目标——提升产业的附加值,提升农业的效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2022年,厦门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总营收达1170亿元,同比增长6.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同比增长8.1%,连续19年保持全省第一。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