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人文探究:历史上的水陆北宫是怎么来的?
2023-08-09 19: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元代以后,从内坑、石林兜至后埔,陆续修建了埭岸,使得北宫海岸线不断向东、向南延伸,北宫也渐渐失去了水路交通优势,后来,又随着洪厝的败落、钟林二厝的衰落,北宫影响度渐不如前,但其规制和地位却并未因此衰减。清初迁界时,北宫遭到清军破坏,化为废墟,康熙十三年(1674年),回迁的钟山人合作共同重建了大庵后殿。郑成功收复台湾之际曾拆其后殿,拿木料造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旅居荷属印度的某甲必丹重建前殿并增设缘田若干,至此,北宫恢复往日二落格局。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钟山各姓再次合资重修北宫,但此后北宫便不再修葺,一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两殿屋顶均已残败,漏风渗水、虫蛀蚊扰,难以维继。这种变化,除了建筑本身自然衰老外,也因为临近的钟、林二厝和铁灶后各社败社而至日常维护不到位,而蔡氏远居南部,照料又不及。故而,民国十八年后,蔡氏便将神灵请入社内,而水陆北宫则听任腐败,到改革开放时,北宫便已与泥土融为一体了。 2010年,在钟山村热心人的积极推动下,水陆北宫得以就近重建,主体为单殿重檐歇山式,主祀许逊,宫前加建福德祠一座。随后,村民蔡永忠将重新发现的两方康熙、乾隆水陆北宫重修碑记赠予庙方,从而使得水陆北宫旧貌换新颜,皆大欢喜。(文/彭建文 图/圭海四记) 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水陆北宫重建碑。圭海四记 供图 水陆之建由来旧矣,庙貌如故,香烟稠□。因海滨/纷乱,□遭迁移,宫室鞠为茂草而水陆坵墟矣。迨/康熙甲寅年,迁者复故瞻□□□□百年本社鸠/众重兴后殿,前殿力未及□戊寅年,/甲必丹□乐输舍银三百两完竣前殿。余置缘田/奉祀。光耀庙宇,永垂无□,爰为立石以志。 康熙戊寅年仲冬谷旦合社仝立 水陆北宫既毁复兴,不予其擅毁者也。既/兴矣,宜洁净,不净则慢,不许有或慢者也。/去慢存敬,就敬见孝。何也,水陆吾/祖之所建者也。 钟山弟子公立 乾隆二十九年岁次甲申仲冬葭月吉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