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集美区>嘉庚故里人文集美>聚焦集美>本地资讯> 正文

厦门集美区政协举办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会

2023-06-20 08:33:36作者: 应洁来源: 厦门日报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集美区政协举办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会

借脑引智 发力新能源赛道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成为拉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作为老牌机械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和高校创新资源密集区,集美如何整合资源、抢抓风口,加快布局新能源赛道?昨日上午,集美区政协举办以“聚焦新能源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主题的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会。会上,来自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以及相关领域企业的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并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碰撞出不少“金点子”。

集美区政协介绍,高校委员座谈协商平台是该区政协立足集美文教大区资源禀赋优势,创新打造的以高校委员为主体的特色协商品牌,旨在发挥高校委员智力密集优势,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开展专题协商。经过多年发展,集美区政协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会已经形成了“高校委员+专家学者+业界代表”的协商建言主体,使得高校委员座谈协商平台更加专业化、更具精准度。

依托高校科研院所

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集美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机械工业集中区拥有金龙客车、三圈电池等知名企业,文教区汇聚了15家高校、科研院所,激荡出巨大的产业势能和创新潜能。当前,集美正在加快布局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在内的四大战略前沿细分领域,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华侨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林添良认为,产学研合作是集美发展新能源的创新优势,他建议在集美构建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构建市级乃至省级的综合创新合作平台,加快实现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集美区政协特邀研究员、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合作办主任李章国认为,未来集美应该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依托高校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引领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集美区现有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中科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聚集,这些学校和研究所均开设有生化环材相关专业,与新能源产业关系密切。”集美区政协委员、华侨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陈国说,可以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为区域新能源企业培育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发挥基金招商优势

引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产业要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集美区政协委员、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富林说,目前集美区缺乏新能源整车企业的拉动,应该通过精准招商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落户,吸引一批储能、新能源车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带动招引培育新龙头企业。

厦门理工学院机汽学院副院长韩勇建议,大力引进智能座舱集成方案头部企业、线控底盘重点企业等,带动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完善电机、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的上游零部件体系及下游整车配套建设,为招引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及造车新势力打下基础。

“厦门是一个沿海城市,非常适合发展海上新能源,比如风能和波浪能等。”集美大学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启辉从建立海洋能源科技平台、建立海上新能源智慧交通等角度入手,为集美发展“海洋新能源”出谋划策。

集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总量超过1800亿元的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和全市成立最早的区级产业引导基金,集美正发挥金融优势,孵化带动一批新能源头部企业落户集美。

近期,集美区正式设立了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中心,该中心将全面落实集美区新能源产业的政策规划、招商引资、产学研协同、产业服务等各项工作任务,助力集美在新能源赛道闯出广阔空间。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