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奋力书写新时代社会治理“集美答卷”
2022-10-14 17:26:11来源: 集美报责任编辑: 李霖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创新社会治理 铺就幸福底色 集美区勇于探索创新,奋力书写新时代社会治理“集美答卷” 图:办案民警在分析研判相关数据。 成绩单:近年来,作为“跨岛发展”战略先行者,集美区在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率先“答题”,成绩斐然:集美区刑事类警情压控成效连续5年排名全市第一,获评福建省第四轮第二批平安县(市、区),近三年道路交通亡人事故较同期下降34.01%……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上升。 受益于“跨岛发展”战略,集美区成为厦门市岛外第一个突破百万人口的区,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既给经济社会结构带来巨大变化,也给社会治理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高位谋划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去年年底,集美区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会治理工作(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简称“社治委”),将社会治理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并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 4月10日,集美区社治委启动应急机制,针对十里长堤问题立即下发《督办通知单》,要求立行立改。不到一个月,垃圾不落地、宠物不入园……配备各种城市休闲设施的网红“打卡”景点十里长堤,五一假期再次焕新迎客。 据区社治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里长堤高效整治的背后,得益于社治委发挥“大管家”角色,破除机制障碍,解决“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的问题。区社治委组建以来,成立了基础建设、治安防控、城市管理等15个专项组,通过整合全区治理资源和治理力量,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小到路灯不亮、路面破损,大到老旧小区改造、违法侵占收储用地清理整治,全都是区社治委的管理职责。”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区社治委先后审议通过社会治理专项方案20个,部署社会治理任务141项,推动实施社会治理重点工作12项,扎实推进了公共停车场建设、道路交通拥堵治理、“两违”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真正让群众急难愁盼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帮、有人解决。 破立并举 优化社会治理新机制 今年4月,家住集美区诚毅中路附近的居民刘女士在网上反映,经常在诚毅中路一带看到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逆行,安全隐患大,希望相关部门管一管。 接到反映后,区级指挥中枢——集美区社会治理指挥中心负责平台业务统一指挥调度,把任务转交给交通领域专项组。交通领域专项组则部署交警大队、城市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立即行动,像这样“百姓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的自动化治理模式大大提增了集美区社会治理效益。 今年以来,集美区围绕治理目标,不断探索更有利于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措施办法,整合了集美区公共安全管理指挥中心、110联动指挥中心、网格化指挥中心等9个原有指挥中心为一体的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设“多平台合一”跨部门应用场景的“智慧集美”平台,打造“多网共用”细分配置的综合网格,建立力量聚合、职能融合、协同配合的基层执法机构和队伍。 为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集美区社治委还设置了考评机制,待事件办结后,将通过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对事件处置结果进行评价。“如果没做好,我们还会下督办单,持续跟踪。”考评组相关人员介绍说。 共建共治 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集美新城的核心区位于杏林街道,这里外来购房、租房人员多,在这样的社区组建群防群治队伍是十分困难的。 “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挂钩指导小区党支部和‘党员和事佬’队伍,就能搭建起多元平台引导各方共同参与社区事务。”杏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建成由矛盾纠纷调解室等组成的“5+1”社区综治中心,结合党员“双报到”,通过任务“认领”,将有特长的党员定位在“五室”。在驻室服务时,居民反映的各种邻里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 杏林街道只是集美区打造近邻党建的一个缩影,“党建+网格”的架构,让支部建在了网格上、建到了小区里,构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形成1个区委联席会议、4个街道大党工委、38个社区大党委,将480家驻区(共建)单位纳入党建范围,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此外,集美区组建了全市首个物业行业党委,成立38个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红色物业”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物业党建和服务管理中的重难点问题,推动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和物业“三驾马车”有效运转。 “我们还在镇(街)挂牌组建综合执法队,有序下沉100余名区属文化、劳动、城管等执法队员,案审工作进入镇(街),解决‘管不了’、‘不愿管’、‘分头管’的执法管理难题。”区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法治与自治同频共振,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解决问题,有效达成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记者 帅浩 来源:集美报)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