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家庭: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021-07-07 09:25:00来源: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责任编辑: 李霖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又到端午,集美学村里的龙舟号子此起彼伏,灵动细长的龙舟,黝黑健壮的划手,钟灵毓秀的龙舟池,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会让我想起伯公陈嘉庚。 最后一次见到伯公是在1959年的冬天。那时快过年了,我像往常一样在周六下午陪着父亲去向伯公汇报工作。伯公对我爱护有加,跟父亲讲完正事后,他给了我两个芦柑吃,还慈爱地摸了摸我的头说:要好好读书,以后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没想到这一面竟成了永别。次年伯公病重赴京治疗,1961年在京病逝,终年87岁。 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伯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爱国,是贯穿他一生的主基调。 诚信果毅 兴办实业 1874年10月,伯公在厦门市同安县集美社(今属厦门市集美区)出生。那时厦门作为“五口通商”的一个口岸,殖民者横行霸道,恶行数不胜数。伯公“深感弱国之痛苦”,渴望自己能够为“救亡图存、强国兴邦”“尽匹夫之责”。 17岁那年,伯公奉曾祖父之命前往新加坡经商。经历了曾祖父实业由鼎盛到衰败的历程后,30岁的伯公开始独立创业,在新加坡郊外用茅草木料盖起厂房,购置旧机器,生产黄梨(菠萝)罐头。 当时黄梨罐头市场竞争激烈,但整个行业却都不注意成本核算。在别人一个季度核算一次的情况下,伯公却规定公司当日购进的黄梨必须当日制完,当夜即结算盈亏,以此作为次日采购议价的标准,生产中也尽量减少损耗。如此悉心经营数月,公司收入大增。 曾祖父生意失败时欠下一笔数额不小的债务,按照新加坡当时的法律,伯公并无偿还责任。但伯公待经济状况稍一好转便毅然把自己一半的财产用来替父亲还债,这一义举迅速传遍东南亚,他因此在华人中树立了威信。 伯公善于学习、善于经营、更善于捕捉发展机遇,他看到了庞大的橡胶业前景,决定将业务拓展到橡胶业上。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奇迹般地成为东南亚工商业巨子,鼎盛时期雇佣职工多达3万人,被誉为“橡胶大王”。 生逢国难深重的年代,伯公兴办实业赚钱后并没有贪图享乐,而是极尽节约,时刻想着报效桑梓、富强祖国。他以铜钟做商标,希望所有看到“钟”标的海内外华人,不要忘记祖国和民族的苦难,警钟长鸣。 “战士以干戈卫国,商人以国货救国。为本公司谋一分利益,即为国家多培养一个人才。”这是伯公写在《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眉头警语中的一句话,他在序言中解释道,“本公司及制造厂,虽名为陈嘉庚公司,而占股最多则为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两校,约其数量有十分之八”,号召职工“奋勉所事,精勤厥职,直接兴教育实业,间接福吾群吾国”,这展现了伯公发展实业、兴办教育、振兴中华的报国路径。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