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对话百年史 厦门大学“四史”思政大课开讲
2021-05-02 19:05:25来源: 东南网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王济堂老先生与师生们连线(谢晨馨 摄) 东南网5月1日讯(通讯员 李斯倩谢晨馨)为扎实推进“四史”教育,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立体生动的“四史”思政课堂,4月29日上午,厦门大学的思政课堂开讲了一堂特别的“四史”课,吸引了300多位学生同时连线。 当天,“四史”课特别邀请抗战老兵王济堂老先生和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党支部书记、同安区人大代表杨明福来到课堂,与老师、同学们共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光”。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宗丽老师主讲。 王济堂老先生今年已92岁高龄,13岁成为一名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地下工作者,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曾获得抗美援朝战争纪念章、东北解放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纪念章等。 解放后,他严守隐蔽战线工作纪律,深藏功名。直到2015年荣获俄罗斯颁发的“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普京勋章,时隔70余年,他的身份才被世人所知。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他难掩内心激动,通过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将同学们一起带回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英勇斗争中。 1943年,年仅13岁的王济堂被批准到三棵树铁路工厂当半工半读的工人,从事抗联地下工作。期间,王济堂因智取重要情报并立即传送,及时拯救了280名抗联将士的生命,立上了一大功。 “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工作,每一次打探情报,都有生命危险”,王老先生回忆,有一次在火车上打探到一条重要情报,就在准备撤离时,被敌人发现了,敌人一上刺刀就捅了过来。他个头小,一蹲就捅到了眉骨上,血流不止。另一刀刺到了肩胛骨,一带就把嘴唇也割成了三瓣,他拽开车门就跳下车了。虽然受伤了,但重要的情报及时传到了苏联,为苏军准确判断战局形势及调整兵力部署作出重要贡献。 几十年过去,王老先生始终记得当时的战斗场景,在艰苦的环境中,战友们没有一个人喊苦、没有一个人怕死,共产党员冲在一线。同学们问道:“是什么力量让您那么小的年龄就可以在危险的革命环境中坚守?”对此,王老先生动情地回答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坚信着革命的胜利,我们心中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我们不怕苦不怕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王济堂老先生表示,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党史,要爱党爱国,传承精神血脉,赓续红色基因,激发信仰力量,立志作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