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内厝镇后垵村老人之家“颐年堂”揭牌运营
2020-12-04 07:43:42来源: 东南网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共建“爱心敬老”之家 践行“爱心厦门”建设 翔安区内厝镇后垵村老人之家“颐年堂”揭牌运营 东南网12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曾艺轩 通讯员 陈冬川 陈阳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12月2日上午,翔安区内厝镇后垵村老人之家“颐年堂”正式揭牌运营。 后垵村“颐年堂”属于老人们的“新家”,从开始筹建到正式运营,得到了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作为后垵村的城乡共建帮扶结对单位,厦门市政协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区、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实时关注,大力支持推动。 内厝镇正在不断探索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型养老。后垵村“颐年堂”的正式运营,将是该镇践行“爱心厦门”建设,推进“爱心敬老”行动的又一生动案例。 老人“新家”让老人“玩得开心”“吃得开心” “得知村里办起了颐年堂,我特别开心,子女也都支持我报名参加。我还捐出了十斤米,贡献自己的一点心意!”82岁的老人许清华告诉导报记者,加入“颐年堂”后,他几乎天天都要来这里参加活动。也在这里,他还找到了不少“牌友”。 走进颐年堂的活动室,老人们有的在拉琴弹唱,有的三五人坐在一起打牌谈天,还有的在阅览室里读书看报。中午时分,老人们前往食堂,分桌坐下,开始用餐。65岁的义工许永康在后厨和餐桌间来回忙活。看到老人们有说有笑地吃着可口的饭菜,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老人们吃得开心,我也非常高兴。” 食堂入口处的墙壁上,张贴着“颐年堂”的食谱安排表。老人们的餐食以两菜一汤或三菜一汤为主,每天的样式都不一样。 运营模式 复制“莲塘样板”形成自有养老品牌 此前,内厝镇结合农村独居、留守老人生活起居的实际特点,在莲塘村打造的“老人之家”已运营10年有余,构筑出良好的敬老助老氛围。因此,在成功打造莲塘村“老人之家”的基础上,内厝镇对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有标准、可参照的内厝养老经验和养老品牌并进行推广,后垵村“颐年堂”便成为内厝镇第一个将莲塘村“老人之家”成功复制的样板。“颐年堂”坚持“村级主办、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社会捐赠、互助服务”的运营模式。除了为54名老人提供免费一日两餐外,“颐年堂”还将开展各项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休闲活动。同时,还融入医养结合,对老人健康进行建档立卡,根据入驻老人的健康状况,给出膳食营养搭配,进一步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镇铺开“老人之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颐年堂”的正式运营,标志着内厝镇在复制推广莲塘村“老人之家”养老模式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这也将是内厝镇打造独具特色、独具品牌的养老事业的关键一步。 目前,内厝镇已将“内厝颐年堂”品牌商标报送审核。下一步,还将以“内厝颐年堂”来统筹各村“老人之家”建设,以梳理出的18项制度和一张运营管理流程图进行品牌打造,推进农村颐年养老计划,争取在全镇铺开,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颐年堂”的统筹与推广,只是内厝镇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行动之一。为了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内厝镇积极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推动养老服务专业化运营,实现了农村幸福院建设运营全覆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同时对全镇范围内年满60周岁的重点优抚对象、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革命“五老”人员、低保人员等特定补助对象269人开展配餐服务。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