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海沧区 > 海沧频道 > 今日海沧 > 正文

刚刚!钟南山点赞涤荡灵魂的“战地天使”!来自厦门…

2020-09-08 23:55:00  作者:   来源: 今日海沧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今天的报道

只为不能忘却的纪念

  

他叫林可胜(1897—1969),厦门市海沧区鳌冠村人,出生在新加坡,

协和医院第一任中国籍执行院长,

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之父”。

   

这位浴血奋战在抗日一线涤荡灵魂的“战地天使”,

参加过一次、二次世界大战,都是为正义而战。

抗日战争时期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在他的感召下,国际援华医疗队纷纷来华,

白求恩、柯棣华就是其中的两位。

 

林可胜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林文庆,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

大家说,林可胜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镶嵌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今天上午,钟南山院士为林可胜的主题展览致辞、点赞,

深以同为厦门人而自豪:厦门人无任身处何地,

内心都有家国,为国家民族死而后已,精神永续,代代相传。

上午好,今天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

我荣幸地受到主办方邀请,谨以这种时尚的方式参加开幕式,

向展览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厦门是我的家乡,也是林可胜先生的家乡。

来自家乡的褒奖带着一种母亲般的温暖,

它不在意游子在何处何方,而在意我们都是厦门的儿子。

而我们每一个努力和贡献,都是家乡的骄傲,

都是母亲的光荣。林可胜先生曾经出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是我的前任,《烽火仁心》这个展览体现的是

八十年前以林可胜为代表的中国医学界伟大的抗日精神,

舍身忘死,救死扶伤,为祖国赴汤蹈火,

可以告慰前辈的是这种伟大的精神已经被

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继承,发扬光大。

当前的新冠疫情,我们勇敢战斗,没有让光荣的前辈失望。

宣扬林可胜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领导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我有幸提前阅读了这个展览配套的目录和画册,

十分震撼,深受感动。这段历史却长期被遗忘尘封,

但今天在林可胜家乡首次用翔实的历史照片形象地重现在人们眼前。

感谢这个展览的主办方承办方和所有为这次展览做出贡献的人们,

谢谢你们。

祝《烽火仁心》林可胜及抗日战争时期的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展览及配套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

——钟南山

“不见外”,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潘维廉教授也出席致辞,

他称赞中国及中国人为了和平事业,

在历史和现实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认为,西方人应该打破对中国固有的偏见,

认识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现实中国。

“我们要把图云关的故事讲给后人听”,

贵阳图云关救护总队后人、

贵阳市原政协副主席杨永楦女士也来厦门,

参加了今天的开幕式,分享了父辈们烽火仁心的战争岁月。

  

林可胜的鳌冠宗亲、嵩屿街道党政办主任林世期:

林可胜就是林氏家训实践的最高典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烽火仁心

——林可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

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主题展览

展览名称:烽火仁心——林可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

展览时间:2020年9月3日—2020年10月31日

展览地点:华侨博物院左翼临时展厅二楼、三楼

主办单位:中共厦门市委统战部、海沧区政协

承办单位:华侨博物院、海沧区委统战部、海沧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协办单位:厦门市图书馆、陈嘉庚纪念馆 

林可胜就读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医科。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服兵役,

被分配在英国南部朴次茅斯附近的军医院做战地医护工作。

    

1925年秋,他毅然归国,决心发展中国现代生理学,

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系担任主任教授。

 

1925年林可胜成为协和医学院第一位华人教授,

1935-1937年为协和医学院三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执行院长职务。

任职期间他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方面成就斐然,

积极协助政府规划现代医学体系。

图为林可胜(左1)与同事在其创建的

中国首个学生生理学实验室。(图片来自协和医院)

他奋发图强,锐意革新,

在科研、教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颠覆了美国同行对中国年轻教授的偏见。

1927年,他成为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执行院长。  

林可胜主要研究消化生理,着重在胃液分泌方面,

最突出的成果是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叫“肠抑胃素”的物质,

这一发现被国际上公认为一项经典性工作,

也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个激素。

他还和同事、学生进行过系统的血管中枢定位的研究,

发现在延脑第四脑室的下部分别存在交感(加压)

中枢和交感抑制(减压)中枢,获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研究阿斯匹林的镇痛作用,

林可胜先把缓激肽注入自己的动脉血管中,

使身体产生剧烈的疼痛,然后再用阿斯匹林镇痛。

就是凭着这种刻苦钻研、敢于献身的精神,

他取得了许多超越前人的卓越成就。

在协和工作的12年中,他既严肃认真,

又循循善诱,培养了大批医学生和青年生理学科研人员。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我国的生理学已初具规模,

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协和医学院由此成为中国生理学研究的中心。

士可杀、不可辱。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林可胜毅然带领年轻的中国救护人员,奔赴最前线。

1933年林可胜参加长城抗战,

不仅规划设计救护队用具、服装、运输工具以及人员的救护训练,

还亲赴前线,视察及指示工作事宜。

图为林可胜立于救护车旁。(图片来自林可胜后裔Vivien及Robin)

  

在贵阳图云关,他组织队员平整土地,修建房屋,

建起了可容纳2000余人工作、生活创设了救护总站,

开办了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医护人员培训基地——

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总所,为军队培养了近2万名基层医疗骨干。

林可胜订立的8项救护信条

   

林可胜以其声望汇集了一大批全国最优秀的医学专家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来华参与医疗工作,得到海外进步团体、

个人以及爱国华侨的慷慨资助。在林可胜的苦心经营下,

救护总队蓬勃发展,切实发挥了全国抗战救护中心的作用。 

规模最大时,救护总队有

114支医疗队、3420余名医护工作人员

 

1938年,中国红十字会人员参与建造为空袭受害者搭建的临时避难所,

戴白色救护帽者为林可胜。(图片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

据档案记载,救护总队自成立至抗战胜利,

共进行手术20万次,敷伤900万人次,内科门诊军人248万余人,

对保存和恢复抗战军队战斗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林可胜本着医务工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顶住种种压力,

帮助新四军、八路军和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

进行医学知识传授和战场救护工作。

他甚至不辞辛苦地直接到美国去作宣传动员。

  

因战事危急,救护总队辗转迁徙湖南长沙、祁阳及广西桂林,

于1939年2月落户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

图为1939年贵阳图云关的救护总队部驻地,左1为林可胜。

(图片来自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

赴缅甸前,林可胜与中央军医学校教育长张建(左)在图云关。

(图片来自美国医药助华会)

  

1942年6月日军占领缅甸,林可胜与中国远征军一部退撤到印度蓝姆伽进行整训。

图为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教官进行医护演示教学。

(图片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

  

1945年Dr. John Scudder来华评估美国医药助华会援建的中国血库运行情况,

专程到访贵阳图云关,林可胜(左1)与

Dr. John Scudder(左2)进行会晤交流,

左4为周寿恺。(图片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

 

1945年起,林可胜先后任军医署署长、海军军医处处长、国防医学院院长,

全票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并受教育部委托筹备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

图为1945年任职军医署署长的林可胜。(图片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

除了在救护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

林客胜在指导战时防疫工作上也颇有建树

1939年后,林可胜就坚持救护与防疫并重,把战时防疫作为救护总队的经常性工作。

他克服了物资奇缺等困难,开办了疫苗工厂,生产了大量疫苗,供应军民之急需。

 

他还派出医疗队到军队驻地和农村,协助设立各种防疫设施,

改善环境卫生,宣传公共卫生知识,

有效地促进了军地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可胜着手组建国防医学院,

把各军医学校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

统统编入新成立的国防医学院,他担任院长。

 

1946年,时任国防医学院院长的林可胜。

(图片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

创建军医中心教育制度,培训中国自己的军医人才,

负责筹建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

1946年春美国医药助华会中国委员会在重庆开会,

讨论战后医疗、救济、教育事宜。

前排左起萨本栋、林可胜、杭立武、金宝善、刘瑞恒;

后排左起Dr.Berislav Borcic、沈克非、朱章赓、Mrs. Eleanor Brown、徐苏恩。

(图片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

在经历了8年抗战的磨难之后,正拟大展宏图,

但面临的却是全面的内战和人事的难处,

迫使他拒绝蒋介石的邀请(拟委任他为国民政府卫生部部长),

不得不远离祖国。

1949年5月,林可胜远赴美国,

再次潜心投入痛觉生理学与药理学的研究,直到1967年退休。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林可胜的生平及其在抗战时期的重要贡献了解不多。

但他作为医者和科学家,历史性地推动了中国生理科学进步,

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作为一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

他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地救护,

有数百万伤者受益,成为中国可敬的“战地天使”。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均称他为“客串战地天使的科学家”。 

文案/编辑:彭建文

资料:海沧区政协文史委、华侨博物院

校对:方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