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本网原创 > 正文

爱心护幼不掉线 谱写出童心有爱的湖里童谣

2020-06-01 19:14:54  作者: 邹玒 陈敏 李彦欧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指导站组织孩子们开展“洁净家园”行动。(湖里区委文明办供图)

东南网6月1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 通讯员 陈敏 李彦欧)文明用情,久久为功。近期,厦门市湖里区各界凝聚文明和爱心的力量,暖心助幼不断链,爱心护幼不掉线,为未成年健康成长筑起一道爱心墙,谱写出童心有爱的湖里童谣,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伴你“童”行

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教育迈向“最后一公里”

日前,江头街道金尚社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站正式向居民恢复开放,这一道亮丽多彩的风景线重新焕发出往日的纯真光彩。

走进指导站,10岁的女孩小雅(化名)正与伙伴们一起玩着益智玩具,在旁的志愿者适时引导着孩子们,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小雅的奶奶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小学的孩子虽然复学了,但仍然缺少合适的校外活动场所。黄奶奶说:“她放学后就是写作业或画画,即使周末也很少出门。”长期“闷”在家里,家长们也担心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现在终于盼到社区指导站开放了,我们来这里也可以陪小孩一起玩耍。就在家门口,不怕刮风下雨,方便、更放心。”黄奶奶笑着连连肯定地说道。

邻里之间的融融温情,让这个童趣家园融洽、有爱,多式多样的未成年实践活动,为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增添了属于少年儿童的文明温度。

开在家门口的实践课堂,离校不离教,让有益的社区实践成为孩子们的校外课堂。金尚社区工作人员小林表示,社区现有未成年人1758名,如何呵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直都是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的重要课题,“我们依托指导站,长期策划相关未成年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让这个场所真正尽到其用,丰富未成年人生活,营造阳光成长的良好氛围”。

指导站倾听居民心声,将社区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打造湖里居民家门口的“社会实践大课堂”,精心规划爱国主义、道德文明、文化艺术、科普知识教育四条研学路线,广泛开展诸如“共筑蓝天梦·环保实践行”“我是小小倾听者”等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和“乐响一夏”公益葫芦丝课程、书法公益暑期班等文艺培训课程,策划组织了多样的志愿服务。

不同层次、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社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的阳光成长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带来更多样、多彩的未来可能。


指导站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关爱礼遇公交司机”志愿服务活动。资料图

“童”情共鸣

心理辅导站贴近孩子心灵

来自学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常常让未成年人“压力山大”,负面情绪日积月累,小问题势必会引发大问题。

湖里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主动靠前,与一颗颗童心发起“童”情共鸣,帮孩子们赶走“不开心”。

“老师,刚刚复学,我感觉压力一下子全回来了,父母天天逼着我学,我一看到书本就烦,还有烦人的考试,你教教我该怎么做呢?”对湖里区心理辅导站咨询师来说,类似这样的求助电话,已经成为工作的“日常”。

“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情况,给我们心理辅导站的工作带了不小挑战。”相关负责人曾老师说,“我们认真接听每一个来电,跟踪做好后续的心理服务,全心希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疫情期间,辅导站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录制线上微课,创新采用微课与热线咨询相结合的模式,使讲师与听众、观众“一对一”咨询,形成及时双向的交流。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4小时全心守候不间断线上、线下两端共同发力画好湖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同心圆。

长期以来,湖里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积极探索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要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统筹区内丰富的自然、人文、科技、红色文化等教育资源,在阵地、队伍、项目方面狠下功夫,为未成年人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提供优质志愿服务,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