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施雨泽 “庇”护穷苦 早期华侨慈善家曾广庇 捐资创办曾营小学前身 杏林街道推举他为典型孝廉人物 曾广庇照片。(摘自仰光曾营崇圣堂成立130年纪念特刊资料)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陈文静 曾雅萍)据传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小学前,曾考察过他创办的龙山学堂;缅甸仰光有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路,用以表彰他捐建医院的义举;因热心输捐支持祖国建设,他获得孙中山颁发的奖章……杏林街道曾营社区的华侨慈善家曾广庇人如其名,一生救饥扶弱、兴学育才,“广庇”天下寒士。 近日,随着集美区纪委监委 “一镇一孝廉”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曾广庇被杏林街道推举为典型孝廉人物,这段尘封百年的往事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热心公益】 13岁离乡赴缅致富 捐建两所医院 杏林曾营社区龙泉巷170-172号,是一座闽南古厝,古朴的雕梁画栋和泥塑砖雕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百多年前,故事的主人公曾广庇就曾生活在这里。曾营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因人多地少,许多人都早早背井离乡去缅甸谋生。 出生于1848年的曾广庇(又名曾妈庇),与大多数乡里人一样,因家境贫寒13岁就赴缅甸仰光谋生,从事水泥杂工、摆渡等体力活。他在缅甸的发迹史,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曾营社区老年协会常务副会长曾炳山告诉记者,乡邻普遍流传的版本是,有一次出海,曾广庇连人带船被狂风刮走,漂到缅甸礼低镇,被当地的村长收留并招为女婿,从而继承了岳父的家业,逐渐经营致富。不过,这段传奇经历尚无可靠文献可考证。 有了第一桶金,曾广庇在缅甸开办德隆米行和百货公司,并代理英国石油公司的业务,建房约百间,购置田地3000余亩,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发家致富后的曾广庇热心公益事业,在银行存下一笔巨额专款,每月提取100盾(当时华侨回乡都称缅甸货币为盾)购买治疗烫伤的药品,放置在住宅大门边的走廊下,供伤者免费取用。这一善举一直延续至第三代。 《厦门市志》记载,19世纪末,曾广庇捐巨款助建仰光公共大医院,又在仰光亚弄区独资创妇产医院,供仰光各族妇女免费住院分娩。英殖民当局为表彰他的义举,把建医院的大街命名为“妈庇路”,一直沿用至今。 曾广庇在公益事业上慷慨解囊,对自己的吃穿却锱铢必较。他的儿子买了一双价值20盾的皮鞋孝敬父亲,怕他嫌贵,就骗说他只花了5盾钱。 |
相关阅读:
- [ 09-19]建瓯:“方言说孝廉”开播
- [ 09-17]邵武:弘扬传统文化 讲好孝廉故事
- [ 09-17]芗城芝山镇开展一镇一孝廉之孝廉故事分享会
- [ 09-12]“一镇一孝廉 清风满榕城”活动在马尾举办
- [ 09-11]白洋乡:孝廉文化进校园 开学新风唱文明
- [ 09-10]延平夏道:学习家风美德 弘扬孝廉精神
- [ 09-05]三元:孝廉养正开学季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