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同安区落实主动创稳 提升居民幸福感安全感

2019-09-12 23:11:23罗子泓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率先启动

部署建设“第一道防线”

提升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凝聚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如果说,公安机关是维护区域安全的防风堤,那么,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则是堤岸上的一排防风树。

今年3月,全市公安工作会议明确将“第一道防线”作为“四个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同安公安分局当即确定由区巡特警反恐大队作为应急处置“第一道防线”的业务指导部门。

大队在上级相关业务部门还未出台工作方案的情况下,依照会议精神,依托区反恐办的工作职能,积极开展大量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统筹全区各企事业单位,以反恐应急处突高标准、严要求为指导,推动同安公安分局制定出台了《社会力量保安队伍联防联动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明确应急处置“第一道防线”总体架构,落实落细人员编组、职责任务、统一专用袖标、应急装备配备等内容。

8月12日,同安区应急处置“第一道防线”率先在全市启动——巡特警反恐大队牵头分局治安部门、区教育局保卫科、区保安公司等联合开展了为期2天、共计600多人参与的同安区应急处置“第一道防线”业务培训暨校园保安技能竞赛。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设置专业训练实践科目等方式,增强保安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社会上的保安力量,经过人员编组、培训演练后,配备统一通信设备和其他装备,成为应急处置‘第一道防线’。”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告诉记者,今后,这股基层力量一旦在其守护范围内发现突发紧急情况,就将起到“缓冲”作用,第一时间参与现场保护、伤员抢救等辅助处置,为专业力量的到达赢取宝贵时间。

全市主动创稳暨公安工作会议指出,要奏响多元共治、协同作战的大合唱,实现“专门力量维稳”向“专群结合创稳”转变 ,强化条块结合、基层组织、群防群治,织密织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护网”,而同安区应急处置“第一道防线”的建立,就是落实基层力量强化的有力证明。

截至目前,同安全区已由248家企事业单位、1631名保安人员参与“第一道防线”建设,共发放对讲机83部、统一红袖标2500个。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分局应急力量的提升建设,同安区在专职巡防队伍建设和人员密集场所“警保联动”建设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专业演练和周密的工作部署。

全市首创

下好源头治理“先手棋”

征信体系结合交通管理,消除重点车辆安全隐患

全市主动创稳暨公安工作会议要求,要下好源头治理、预警预防的先手棋,实现“应急维稳”向“常态创稳”转变。近期,针对重点车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在全市首创“主动执法”机制,将征信体系与交通管理有机结合,为社会环境稳定、居民道路交通安全加码。

一直以来,包括旅游客运车辆、公路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营转非”大客车、校车、货运车辆、面包车和重型挂车等在内的8类车辆,都是交警部门密切关注的重点对象。

在此之前,针对重点车辆逾期未检、未注销等情况,交警部门大多采用上门催告、约谈、上路拦查,以及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协作的方式,通知或强制对方按时办理年检或注销。

然而,这一方法在面对某些故意躲避执法、失去踪影的单位和个人时,虽耗时耗力,却收效甚微。

为此,同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首创“征信体系+交通管理”机制,把逾期未检、未注销重点车辆的企业和个人纳入到征信体系中。“今年,这些企业和个人会进入警示名单。一年之内未整改的,则将被拉入黑名单。”相关负责民警介绍说,届时,这些失信企业和个人将受到联合惩戒——不论是政府扶持、融资信贷,还是交通出行,都将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批42个主体被纳入征信警示名单后,效果立竿见影。

一方面,被纳入警示名单的人员不久后便前往交警大队,咨询手续办理事宜;另一方面,企业也被敲了警钟,不敢再随意接受重点车辆挂靠。据了解,近期,同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还将把100多家企业及个人、100多辆农村面包车纳入“信用中国”的征信警示名单中。

此外,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安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还主动向区委区政府申请拨款,与辖区内14辆危险品运输车车主谈补助,提前报废、销毁车辆,从源头上消除“流动炸弹”安全隐患;针对工业集中区交通事故多发的情况,交警大队不仅将摩托车考试“搬”进了工业区,还将在红绿灯设置、路中隔离带安装等设施设备方面进行完善改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