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科研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了恶性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侵占我国滨海湿地的遗传进化机制,有利于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互花米草扩散的原因,为从源头上治理互花米草蔓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近期,生态学国际顶级杂志《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科研团队在美国采样。(厦门大学供图) 2014年起,厦大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李庆顺、张宜辉和助理教授张原野的三支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力图从分子遗传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多学科角度,在互花米草的DNA序列中寻找其扩散的“秘密”。 据张宜辉介绍,五年多来,研究团队采用DNA指纹技术,对来自入侵地中国沿海七个省份的10个区域及原产地北美12个州的15个区域的250个样本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这些入侵地植株全部是最初从美国引进的三个生态型的杂交后代,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这也意味着,互花米草的引种和扩散发生在杂交后。 不过,这仅仅是互花米草入侵的开端。通过进一步测量以上25个区域来源的植株性状,研究团队发现,三个基因型间的杂交还通过整合两种不同的生长能力即纵向生长能力和横向扩张能力,从而产生了超强的基因型,正是这种新的超强基因型因具有生长和繁殖的优势而被自然选择保留,成为互花米草恶性入侵的主要驱动力。 长期以来,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对互花米草的入侵动态开展了长期监测,积累了大量的野外观测和实验数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张宜辉表示,这项成果还只是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研究团队将会以福建漳江口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影像技术和基因组学研究,追踪分析互花米草入侵扩散的动态并深入挖掘其快速扩张的生态机制和分子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