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思明区> 思明快报> 本地快讯 > 正文

思明百家村居民自发筹资维修古井 捐款图引网友热议

2019-08-14 23:06:26李小庆 来源: 厦门晚报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水质清澈】

邻里继续享用古井的清泉

水井旁的福秀食杂店店主丘建长是修井发起者。

倡议头天写上去,第二天就开始维修。丘建长也加入了修补的队伍,自己下不去井里,就把井口和附近的墙壁用水泥糊了一遍。卖面线糊的邻居,借来抽水水泵,把井水哗啦啦抽上来,再唰唰唰把井壁和井底给冲了个干干净净。“都是居民自发的,自己也要用嘛!”面线糊老板娘说。所有的邻里都对维修古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关心工程进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需要什么就会有人从家里拿来,让大家感受到了和谐邻里的温暖。

古井修好后,丘建长说,维修费用加上请师父抽烟吃饭的费用,超过了大家的捐款,自己贴了一点。“那有啥,能做到的就做了呗。”丘建长说。

80岁的黄淑娥一直住在水井旁,是这条街上地地道道的老居民。她说,井水就是要用,越用越清澈。“这井水冬暖夏凉,还不咸。”黄淑娥说,要是遇到停水的天气,这口古井能解决大问题。夏天的时候,古井就成了天然冰箱:西瓜啊、龙眼啊,吊满了井口。到现在,黄淑娥还在用这口井的水,以前自己打,现在隔壁租住的小伙子帮她打,洗地、冲厕所……“好用!”黄淑娥说。

古井修好后,水质依然清澈透明。周边的邻里都非常满意。附近卖豆芽的,天天来洗完豆芽才去卖;附近卖豆腐的也打水去用,还有附近的居民,在井口旁洗衣服、洗被子……

【史料】

当年家家户户都有水井

厦门市文史专家郭坤聪说,在1924年之前,厦门岛内老城区普遍缺水,水源主要来自两个地方:虎溪岩附近的天泉,以及从龙海运到担水巷的水,几分钱一担。

1924年-1926年,中山公园扩建,原来居住在公园东路旁的居民,被安置至新建的“百家村”。所谓“百家村”,就是逾百户村民居住的地方,但据他估计,可能不足百户。郭坤聪说,为了满足居民的用水问题,新建房子的时候,有庭院的住户家里都“配备”了水井。也因此,“百家村”这里的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井。

郭坤聪说,厦门水井的水有一个特点:有点涩有点咸,但常年不干枯。后来,随着上李水库建成,自来水的普及,许多古井就逐渐荒废了。

【链接】

厦门岛内外尚有上万口水井

厦门历史悠久的古井还有很多,比如在中华街道苏厝街就有一口古井。神奇的是,这口井从来就没有干过,水位最高的时候,只要一伸手就能打到井水。20世纪60年代最干旱的时候,井里依然有水。

在苏厝街的不远处是外清巷,老厦门人都知道这一片以前叫做“蚶壳井”,说是地名,其实是因为一口叫蚶壳井的井而得名。这口井是附近四仙街、桥亭街、外清巷、石壁街人家生活用水的来源。因为井壁镶嵌着蚶壳,因而取名叫“蚶壳井”。这口井在清末的时候就有了,估计有上百年的历史。

文史专家郭坤聪说,当年厦门老城区遍布许多古井,自从有了自来水后,很多老井就消失了。这些老井的水大部分偏咸,并不适合食用,但是用于洗漱十分方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厦门岛内外还存在上万口水井。这些老井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陪伴大家在缺水的年代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