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海沧区:开台文化通两岸 乡村振兴换新颜

2019-06-18 07:11:51王晓萍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发掘保护

弘扬对台文化

一条九龙江,不仅孕育了人杰地灵的青礁村,更成为沟通两岸情谊的载体,颜思齐由此出海拓垦台湾,留下了一笔开台文化财富。

在海沧街道的指导下,青礁村一直致力于关于颜思齐历史及开台文化的发掘,成立专门的民间组织,开展专门的研究,并对相关的遗迹进行发掘保护。青礁村的颜氏宗亲更是积极走出海沧,与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的颜氏宗亲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弘扬颜思齐开台文化,让两岸群众不仅血脉相通、文化相通,更实现心灵的契合。

青礁村自治发展协会会长颜建春介绍,自2010年开始,两岸颜氏宗亲便举办海峡两岸颜氏公祭开台王颜思齐活动,共同缅怀先贤寄哀思。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颜建春一行还携青礁思齐文化中心原创的《开台王》《阮的青礁》歌曲简介及《颜思齐》连环画入台开展文化交流。

海沧青礁开台文化公园让两岸宗亲及民众对开台王的敬仰和追思有了寄托之处,成为联结闽台的情感纽带,亦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又一阵地。而此前,早有青礁慈济祖宫作为两岸保生慈济文化的交流地,年年举办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吸引数千位来宾前来交流。

在街道的不断推进下,如今,青礁村已然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深挖底蕴

书院社区联结

数百年前,青礁颜氏肇基始祖颜慥徙居青礁,繁衍子嗣,不仅诞生了颜思齐这样的能人,更培育了不少明贤大儒。颜慥在青礁收徒讲学,传授儒家经典,群众受到儒家学说的洗礼,崇儒风气渐盛,科甲及第接连不断,青礁颜氏在宋、元、明三朝间就出过24名进士,还曾造就一门三尚书的家族荣光。

“这是先祖‘兴教育人’开创的局面。”青礁村自治发展协会秘书长颜水荣告诉记者,正是在“崇文重教”家风的熏陶与滋养下,青礁村人才辈出,科甲连登,这也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如今,“整密家风,重视教育”仍是青礁颜氏的家训。不单是青礁颜氏,青礁芦塘的开基祖陈国贤同样重视教育,广设学堂,惠及乡亲。

芦塘书院自2016年12月揭牌成立以来,承载青礁先祖教书育人之责,充分运用本村传统文化资源,以先辈故事和精神感染村民,以优秀家风家训教化村民,涌现了一批无私奉献的代表。芦塘社村民林亚花让出了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用于村内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村民颜寿南也以党员身份为使命,作表率在自家先行完成“平改坡”,并推动“平改坡”在全村的落实……青礁村村委会里,村民们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所做的贡献早已写满了墙。

去年,青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芦塘书院挂牌,对书院进行了再升级,完善了书院功能。实践站不仅邀请海沧区老年大学在青礁村设立教学点,开设广场舞、太极等课程,还引进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院副秘书长康明义在芦塘书院设立工作室,开展艺术入村的公益培训教学。此外,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也常常在芦塘书院广场上演,村民的文化生活由此得以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台湾著名作家杨渡在《1624颜思齐与大航海时代》一书的著书过程中,曾深入走访颜思齐的故里青礁村。“这是一个朴素的村庄。”杨渡在点赞青礁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肯定了芦塘书院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他说,芦塘书院将书院文化与社区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在村里老人和小孩的公共教育上发挥了良好作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书院回归人的价值和村庄自身的人文底蕴,保住自身文化的根,这是这个村庄永恒的生命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