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用户:看重服务和体验 记者通过随机采访发现,虽有部分消费者认为共享单车价格涨幅过大,将影响出行方式。但其他大多数仍然表示了理解和宽容,接受适当涨价。 共享单车的厦门忠实用户郑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天天骑共享单车,公司离最近的地铁站1000米,走路要20分钟,所以工作日每天肯定要骑两次车。假设厦门也和北京一样涨价,但只要骑车时间在10分钟以内,与过去价格是相同的,这对和我一样只想解决‘最后一公里’刚需的用户,调价影响不大。” 另一位用户陈立和则认为,“如果涨幅过大,那还不如坐公交车方便,无非就是等公交车的时间长一些而已。” 也有消费者认为大可不必担心共享单车会越骑越贵。从事交通行业的厦门用户靳小姐就表示,“共享单车并非垄断行业,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最灵敏的调节手段。假如有共享单车企业把价格调得太高,而服务却没有提升,便很有可能‘掉粉’”。 业内分析:运营成本是关键 某共享单车的厦门运维供应商陈先生介绍,在共享单车发展的初期,用低价和各种优惠活动来争取用户是普遍做法。但是如何让企业持续地运作下去则更重要。“共享单车企业的共享单车业务,还没有一家能够实现单纯业务的自我正向循环,也就是自己都不盈利。不但不盈利,如果这些企业不动用用户资金的话,连正向的现金流都达到不了。” 参与共享单车运营的李先生介绍,“运营成本更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也是行业面临的困局之一。共享单车行业目前主要的困难在于前期融资规模过大,盘子铺得太大,运营能力跟不上。而如今需要面临资本回报的压力,以及粗放运营模式下的巨额成本,另外还有市场的诸多质疑。”李先生认为,共享单车经过早期的资本关注、跑马圈地、增量投放阶段,现在需要企业具有造血能力,并且能够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持续的迭代升级。“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处于高度竞争、替代性强的态势,直接制约了共享单车涨价的上限。如果价格上涨过快过高,而没有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独特的体验,那么涨价就是持续‘掉粉’、自掘坟墓的做法。”一位从厦门某共享单车公司离职的工作人员表示。 |
相关阅读:
- [ 04-08]上半年厦门共享单车考核出炉 老企业仅摩拜、哈啰达标
- [ 04-01]厦门公布上半年共享单车投放份额考核结果 ofo将退出厦门
- [ 03-30]共享单车ofo和赳赳将退出厦门 今年未获投放份额
- [ 03-07]哪家共享单车能在厦门市场上投放 市城管局发起投票
- [ 01-31]2019年厦门共享单车经营者投放份额考核实施方案出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