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闽台民俗陈列进行讲解。(资料图片) 近日,厦门市博物馆举办临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两岸‘三通’十周年”系列专题展。 记者 施辰静 摄 东南网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目前,厦门全市博物馆数量已超过20家,但据民进厦门市委调查发现,多数博物馆的藏品都成了“藏宝”,大量文物藏品未向观众开放。 如何让各博物馆里古老的馆藏“活”起来,进而让博物馆重现活力,已成了厦门博物馆界亟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藏品成“藏宝” 福建省源古历史博物馆馆长陈斌最近忙着搬馆。在搬到新址后,如何让未曾展出的近半馆藏品“活”起来,已在他的下一步计划里。 馆藏文物展出利用率不高,似乎是我国博物馆的通病。国家文物局此前曾对央地共建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出率进行统计,发现展出率最高的不足5%,最低的仅为1.2%,平均不足2.8%。 厦门博物馆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目前,厦门全市博物馆数量已超过20家,其中,入选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有10家,5家为国有性质,5家为非国有制博物馆。 根据民进厦门市委的调查,多数博物馆仍有“藏宝”心态,大量文物藏品不向观众开放。同时,藏品图像资料整理发布工作量巨大,且专业要求高,藏品图像的建档研究尚没有完整的机制,博物馆也难有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采集和图像发布工作。因此,博物馆藏品只能压在箱底。 以厦门市博物馆为例,厦门市博物馆及其管辖的郑成功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思明破狱斗争旧址、陈化成纪念馆、陈胜元故居等六个分馆,共有藏品3万多件,经鉴定三级以上文物有4000多件。通过5个常设主题陈列展及每年20多场临展,能够“面世”的藏品不到2000件,其余的都只能封存库房。 此外,由于缺乏政策支持、法规保护和资金保障,全市20多家博物馆之间无论线上线下都尚未建立业务沟通与文物资源共享机制,缺乏常态化的对话合作,在推动文物资源共享开发、博物馆旅游市场合作开发、文创产业与产品共同开发等方面缺乏动力。 |
相关阅读:
- [ 01-14]55.2万网友“围观”钢琴博物馆与鼓浪屿钢琴学校携手共建
- [ 01-10]基层博物馆要打好特色牌
- [ 01-10]“沉睡”的博物馆不会“自然醒”
- [ 12-20]“奥林匹克博物馆家庭日”在厦门启动
- [ 12-19]厦门市博物馆举行两岸“三通”十周年系列专题展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