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隧道检查运动量占朋友圈封面 时间回到2014年4月,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从这一天起的无数个夜晚,从塘边站到杏锦路站10多公里的路段,时常能见张文辉的身影。 轮到他值班,晚上七点多,吃过晚饭,他戴上安全帽、穿上雨靴、拿着手电筒就下了隧道,检查重点工点。 从竖井下到地下30米,有10层楼那么高,张文辉一个点一个点挨着走,一个晚上光竖井就要上上下下五六趟,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了。 张文辉给记者算了一下:从2014年4月开工到2016年5月轨通,一共25个月,以平均每天走2个竖井算,一个月就走60个竖井,两年多下来就走了1500个。竖井一来一回,相当于20层楼,走1500个竖井就是30000层楼,也就是9万米。“地铁人在朋友圈的步数都很高,很多时候我都是占据朋友圈的封面。”张文辉负责的高高区间,还有一段下穿铁路段的55米双线,因隧道地质为上软下硬的地层,遇水易软化,地下水丰富,铁路范围无法降水施工,只能依靠采取洞内引排水和注浆加固措施。 “工期很紧,经常要熬通宵。为确保2015年2月4日福厦铁路动车进岛和厦门火车站春运,那段时间吃住都在工地,晚上就住在工地板房。”张文辉说,“终于在2015年1月底前,完成了该段铁路正下方隧道二次衬砌,从而保障了动车按期安全运营的预期目标。” 协调交通疏解保证市民路面通行 张文辉是江西人,修过地铁、建过公路,也打过隧道。2012年2月初,从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成立之初他就来到厦门,成为工程部的一员。 2013年10月土建施工招标后,他成为轨道1号线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地铁1号线土建三标段塘边站-杏锦路站地铁建设管理,协调征地拆迁、绿化迁移、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围挡施工都要管。 “地铁开工前要筹划的工作很多,前前后后准备了两年,单单是市民看得到的交通疏解就是个大项目。”张文辉说,为尽可能减少车站建设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大部分位于十字路口的车站采用“明挖法结合局部盖挖”的施工方法,在十字路口利用较短的时间建设完成盖板,恢复既有的交通,以减轻对现有交通的影响。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市区主干道的交通出行,还有部分车站采用半盖挖施工法,这比明挖车站施工期长6个月以上。 张文辉介绍,半铺盖法就是在地铁工地上方做一个盖板,供机动车通行。同时地铁也在盖板下紧张地进行施工。通过这种方式,在道路比较紧凑路段可以让出约两个半车道的道路资源,缓解施工对交通带来的压力。 |
相关阅读:
- [ 12-18]省重点项目进入冲刺阶段 厦门一批地铁出入口年底将开通
- [ 12-09]厦门地铁3号线再传捷报 首个盾构区间双向昨日贯通
- [ 12-07]厦门地铁2号线首列车辆下线 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
- [ 12-07]地铁2号线列车中旬抵厦 车厢外观设计由市民选出
- [ 12-06]地铁2号线首列车下线 预计本月中旬运抵厦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