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厦门频道首页>时政> 正文

打造城市高颜值 厦门市政园林行业实现飞跃发展

2018-12-17 08:29:57吴海奎来源:厦门网责任编辑: 段马水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座水厂的成长

高殿水厂“三级跳”

市民用水更充足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城市的发展,也需要水。

厦门是一座淡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尤其是岛内。早期,厦门岛的人们需要靠井水生活,但是海滨的井水咸而苦涩,多数不能饮用,许多居民不得不向从九龙江运水过来的船“买水”,慢慢地便有了“担水巷”。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厦门岛内只有两座小的自来水厂,日供水量合计仅5.26万吨。

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建设。高殿水厂首任厂长、今年已81岁的柯央回忆说:“当时建高殿水厂,首要目标就是解决特区供水问题。”

“高殿水厂所在地,原来是荒山和旱地,要开山辟地,把山推平。”柯央说,现场条件十分艰苦,项目组只有5个人左右,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吃饭也要到附近街上去吃。经过约两年半的施工,高殿水厂的厂房、车间、宿舍等基本建成,1984年水厂开始试生产,1985年正式投产,生产能力达6万吨/日。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剧增,高殿水厂又经历了三期扩建。好在,当初在筹建时,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用地,这也体现出决策者的高瞻远瞩。2017年,高殿水厂三期扩建完成,最大供水能力达到90万吨/日,是建设初期的15倍,让高殿水厂一跃成为全省最大的水厂。如今,高殿水厂承担着岛内90%的供水任务,水厂常年出厂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可以说,高殿水厂见证了供水事业的跨越,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当然,水厂只是供水系统的一部分。厦门80%的水源需要从外地调入,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先后进行了多次引水工程,如1992年特区供水管道工程、2009年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二期工程、2012年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等,每一个工程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大量心血。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懈努力,厦门的供水格局从“一江两库”逐步发展为“两江四库”,日制水能力达到175.4万吨,是改革开放前的30多倍,直径100毫米以上的给水管网长度近4000公里。厦门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厦门人也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转变。

一条管道的延伸

天然气成功“过海”

清洁能源进万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字当头。

历史上,厦门岛燃料以木材为主,因岛上林木稀少,绝大部分靠漳州各县及同安等地船运而来。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工业迅速崛起,煤炭作为城市的主要燃料,供应量日益增加。“那时候,厦门城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烧煤,产生的烟气、粉尘十分呛人。”老厦门人林先生回忆说。1983年3月,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群众燃料问题,决定搞煤气工程”,包括管道煤气和瓶装液化气供应两部分。1986年,液化气罐瓶站建成并投入使用,1990年,管道煤气工程建成,部分厦门人从此用上管道燃气。

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清洁能源,天然气进入厦门的历史,还不到10年。2007年10月,厦门天然气利用工程开工建设,在所有的建设项目中,2.3公里的天然气过海管道,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也是当时国内首次实施的城市天然气过海管道。厦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卢超回忆说,海底地质复杂,礁石多,受潮汐影响大,且管道靠近厦门大桥。参建各方攻坚克难,采取了很多国内首创的工法。从2009年5月第一段过海管道下管,到当年10月全面完成,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建设速度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

2009年12月27日,厦门华润燃气完成岛内最后一个片区高林居住区气源的转换,至此,厦门26万户管道燃气用户用上了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天然气,厦门全面进入了天然气时代。

九年多来,厦门天然气用户量不断增长,如今,居民用户已超过54万户,天然气加气站也从无到有,如今已经有了8座。2017年,随着海沧天然气门站和同安天然气门站的建成投用,来自陆上的“第二气源”——中亚天然气正式进入厦门天然气输配系统,厦门有了“海陆”双气源保障。

天然气在厦门的大范围普及,对改善厦门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等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 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