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实力 创建有品质有风骨有灵魂的乡村文化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如何激活文化,发掘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今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同安区围绕文化民生和传承保护,着力在创建有品质、有风骨、有灵魂的乡村文化上下功夫。 雕刻着吴必达的朱红浮雕已经安装上墙,绘制着亲尝汤药等《二十四孝图》的文化墙也已做好,近日,大同东宅、汀溪隘头、竹坝管区等6个乡村的邻家公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收尾中。预计元旦前,村民就可在自家门前休闲娱乐了。 其实,这只是该区加大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的一部分。今年该区还完成了48套灯光篮球场设施和4套健身路径安装投用工作,以及2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含图书馆联网分馆)及26个村(居)文化服务中心的提升建设。 与此同时,文化惠民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也接二连三送到了村民家门口。连续25场的“百姓大舞台周周演”活动共吸引3000人次普通老百姓参与演出,辐射观众上万人次;“一村一月一场”的农村公益电影共放映2718场次、观众12.73万人次;12场文艺演出、10场歌仔戏进一步提升了百姓艺术欣赏水平。还有珠光青瓷、锡雕等十余项传统手工艺项目也走进了5个行政村及31所学校,将同安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以鲜活的形式加以传承。 育振兴人才 按需施教培养农村致富能手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孕育乡村振兴人才,同安一直在行动。一直以来,同安区结合被征地人员、退养渔民较多的实际,主动靠前,通过遴选培育机构、落实培育对象、分层分类培训三步走方式,送上切合农民实际的烹饪培训、办公应用培训、保育员资格培训等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村致富能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区逐步铺开,“配菜”式的培训已经无法满足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为此,同安区因地因时制宜,按需施教,根据“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订单模式,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不同的培训形式,制定出台《同安区农村人才培训方案》,涵盖果蔬种植、水产养殖、花卉等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家政培训、农民工技能等领域。 为更好地提供培训需求服务,在该方案中,同安区还将通过搭建农村人才培训平台积极打造由“政府配菜”变为“百姓点菜”的培训模式。该平台包括政策宣传、培训资源信息、订单接收、工作动态、相关链接等板块,用于满足培训对象对培训信息的掌握了解,并提供了网上在线下单等服务。该平台将于2019年3月底上线,届时,培训对象可根据自己的培训需求,在平台上下单。 |
相关阅读:
- [ 12-12]福建省调研组到厦门同安区开展调研评定工作
- [ 12-11]厦门同安颁发首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 [ 12-11]2018厦门苏颂国际文化节在同安举办
- [ 12-11]厦门同安顶村:苦练“内功” 提升旅游竞争力
- [ 12-11]厦门苏颂国际文化节昨日在同安举行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