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百姓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管理品质全面提升—— 美丽翔安,城市因你而精彩 翔安区城管局举办执法人员换装仪式。谭振兵 摄 东南网12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朱仁智)天风海涛,年终岁末。 在厦门市翔安区城市中心的街角巷陌,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招牌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城市街景。在铁路沿线、大棚房、村落间、小流域重点区域,违章建筑不见了,城乡建设秩序井然。长效联动治理机制的确立和两违巡查平台模式的创新,让困扰城市发展的瘤疾得以根治,也让后续治理有了可信赖的依托。刚刚迎来建区15周年的翔安,站在更高的起点之上,扬帆,远航。 干群齐心处理垃圾 “你好,我们家边上街道拐弯的地方有一堆垃圾,有点臭味,能不能派人过来处理?”近日,市民周先生通过电子督查平台,把这一状况通过微信公众号“典范翔安随手拍”反映给翔安区城管执法局,垃圾很快就被清理了。 今年6月1日,翔安区城市综合管理电子督查平台试运行,通过“出门就上班,典范翔安随手拍”活动,开展内部巡查和公众上报市容问题,陆续开放环境卫生、土头堆放、市容市貌、扬尘污染、市政问题、绿化管养等6类城市管理事件上报,第一时间回复,并规定责任单位在时限内完成整改。该平台在新店镇中心区开展试点3个月,共受理上报事件453件,处理422件,整改率91.3%。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市民也积极参与。 翔安区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编制生活垃圾分类三字经、“答嘴鼓”,在农村地区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卫生户”等评比创建。该区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做法,遵循“简便易行、两类区分”原则,推行内厝镇琼坑村“两桶投放、三拣收集、四分清运”模式,探索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处理,建设阳光堆肥房和机器成肥房。强化监督,实施月考评制度,考评成绩定期通报,考评分数纳入区对镇的绩效考核,占比2%;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考评成绩不理想和巡查问题突出的小区进行突击检查,通过集中整治,有效制止“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等现象。 截至11月20日,翔安区共在82个村(居)、38个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68.9%、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成效明显,琼坑村等示范点投放准确率90%以上。 共同的家园,齐心的维护。正是有了广大的市民倾力参与,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
相关阅读:
- [ 12-11]29万人次围观!翔安区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圆满结束
- [ 12-11]走进“2017年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翔安区图书馆
- [ 12-11]厦门翔安区召开全区宣传思想工作暨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
- [ 12-11]厦门翔安缤纷购本周五开幕 消费大餐打包奉上
- [ 12-11]“把脉”问题 厦门翔安区昨召开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